位置 :周记本 > 中学 > 初二 > 奶奶的厨房 ——读《粽子里的乡愁》有感作文1000字

奶奶的厨房 ——读《粽子里的乡愁》有感作文1000字

2025-11-24 15:20

 《粽子里的乡愁》中那些关于食物与记忆的文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那扇尘封的门。每次读到作者描述家人包粽子的场景时,我的眼眶都会不禁湿润——那一刻,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奶奶的厨房。

《粽子里的乡愁》是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儿时端午节吃粽子情景的回忆,抒发了自己对故乡和童年的深深怀念。文章中,琦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和外婆制作粽子的过程,以及她与兄弟姐妹一起分享粽子的美好时光表达了通过粽子传递的对家乡、童年、母亲的深深怀念。这些温馨的画面唤起我藏在心底的回忆

  我的奶奶是一个很普通的老人,却有着不普通的爱。每年端午前夕,她总是提前一天买足所有食材。家里人口味各异:爸爸爱吃咸肉粽,妈妈偏好红豆粽,而我独爱枣泥粽。为了满足每个人的喜好,奶奶常常要跑好几个市场,只为让我们在端午节能吃上一口最合心意的粽子。那时的我,只道是寻常。

  包粽子时的场景至今我都还历历在目。年轻人们聚在一起谈笑打闹,只顾享受着节日的欢愉。只有奶奶和一两个大人默默地坐在角落,双手不停地忙碌着。翠绿的粽叶在奶奶粗糙却灵巧的手中翻飞,白净的糯米与各色馅料被恰到好处地包裹其中,再用细绳系紧,一个个饱满的粽子便成型了。虽然做着最辛苦的工作,但奶奶望向我们的眼神里,总是盛满了温柔与宠爱。回想起来,那种目光,比任何言语都更能直抵人心。

  玩累之后,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品尝奶奶亲手包的粽子。解开细绳,剥开粽叶,糯米的香气扑面而来。咬下一口,豆沙的甜润、鲜肉的咸香、红枣的甘美在口中绽放。不同馅料,却是同样的爱的味道。那时我不懂,现在回忆起来才发觉这小小的粽子里包裹的何止是食材,更是奶奶无声的爱与牵挂。

如今读了《粽子里的乡愁》才恍然大悟,奶奶她将说不出口的牵挂、道不尽的关怀,都细细地包进了每一个粽子里。就像书中写的那样:“食物是记忆的容器,味道是情感的密码。”奶奶的粽子成了我乡愁的坐标,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尝到粽子的味道,就会想起那个充满爱的厨房,想起奶奶慈祥的目光。

回看《粽子里的乡愁》,这次我不仅看到了家乡的美味,还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思念和乡愁。透过隐隐的粽香,琦君母亲的身影与奶奶包粽子的背影渐渐重合。

  时光流逝,奶奶年纪大了,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为我们包粽子了。但那种味道、那份情感,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味蕾与记忆里。《粽子里的乡愁》让我明白,奶奶给的不仅是粽子,更是一种家的温暖,一份永恒的爱。每一个粽子里,都包裹着一个家的故事,一份永不褪色的乡愁。

看了奶奶的厨房 ——读《粽子里的乡愁》有感,你可能喜欢看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