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那根银针,至今还插在外婆的针线包里,针鼻儿上,仿佛还牵着一段柔韧的月光。
记忆中,老屋总在夏夜里忽然安静下来。蛙鸣与蟋蟀声退得很远,只剩下煤油灯芯“哔剥”的微响。外婆就在那圈昏黄的光晕里,打开她的蓝布包袱,抖落出一张巨大的、破损的银网。那是我们祖传的渔网,尼龙线编织,浸着几代人的汗与河水的气味,如今却咧着几个不规则的窟窿,像夜空中破碎的云。
她补网的姿势,近乎一种仪式。先是伸出那双布满深褐色老年斑与蚯蚓般青筋的手,极轻、极缓地抚摸破洞的边缘,仿佛在安抚一个受伤的生灵。然后,她才拈起那根长长的银针——针在穿过灯焰时,会瞬间亮一下,像是被点燃了。她并不急着下针,而是眯着眼,对着灯光,将一缕新的尼龙线穿过针鼻。那一刻,她的瞳孔里,也亮着两朵小小的、专注的火焰。
真正神奇的是她运针的动作。那不是缝补,是编织,是创造。针尖带着线,如一只灵巧的水黾,在虚拟的网格间点水而行。它时而从网眼下穿出,时而从网线上绕过,那动作快得让人眼花,却又带着一种亘古不变的从容节奏。“这不是补,”她常喃喃自语,“是在把‘断’了的地方,重新‘续’上。”银针在她指间,成了一道流动的光,它牵引的细线,则像一道耐心的轨迹,在空中划出看不见的几何图形,最终,将那虚空的大洞,重新收拢为一片绵密坚实的秩序。
我常常看得出神。在我眼里,她补的不是网,而是整个水光潋滟的夜晚,是那些被大鱼挣破的、充满力量的瞬间。那根银针,是她的权杖,指点之处,破碎复归完整,离散重获联结。
多年以后,外婆早已不再打渔,那面修补一新的网,也高高挂在老屋墙上,成了一种安静的纪念。直到那个晚上,我为一段骤然断裂的友情,为一次无可挽回的别离,感到一种椎心的痛苦与无力。我坐在城市的公寓里,觉得心里也破了一个大洞,冷风正毫无阻碍地穿堂而过。
蓦地,我想起了外婆,想起了那根银针。
我忽然明白了。她当年面对的,何尝只是一张破网?那是生活的突如其来,是劳作成果的损毁,是计划中被撕开的裂痕。而她用一根针,细细地、韧韧地,将断裂续接,将破损弥合。她教会我的,并非一种具体的手艺,而是一种面对生命中所有“破碎”的哲学——我们无法阻止破损的发生,但我们可以学会修补。用耐心作线,以时间为针,一针一线,不急不躁,去编织新的联结,去构建新的完整。
那根银针,缝合了渔网,也缝合了我对缺憾与失去的恐惧。它静静地躺在时光深处,闪着温润的光,仿佛在说:孩子,来吧,没有什么是不能修补的。只要你记得,如何引线,如何运针。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