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家乡
当我在长蛇座π星β行星参与的“星际生态穹顶”项目首阶段验收通过时,归乡的念头如意识流般瞬间清晰。我将意识波动接入飞船核心控制系统——没有引擎轰鸣,没有燃料消耗,只有量子流在舷窗边缘泛起淡蓝微光,这艘未命名的超光速载具便循着记忆中的坐标,向着阔别二十年的宁波北仑疾驰。无需计算航行时间,意识抵达的瞬间,家乡的轮廓已在视野中铺展。
飞船平稳悬停在停机坪上空时,我最先被城市天际线的变化攫住目光:那些错落的建筑打破了传统钢筋水泥的桎梏,钛合金骨架上缠绕着深绿的巨杉与浅粉的花藤,巨树的枝干向上延伸,托举起半透明的穹顶座舱——这便是“植物化大楼”。我试着深吸一口气,松针的清冽与茉莉的甜香瞬间裹住鼻腔,才知楼内的生态系统不仅维持着森林级的空气质量,更让建筑本身成为了与自然共生的生命体,花瓣状的舷窗随日光角度自动开合,像在呼吸般缓缓起伏。
走下飞船,脚下的液化水晶道路传来细微的震颤。不同于普通路面的坚硬,晶面带着温润的弹性,脚步落下时,淡紫色涟漪便顺着纹路扩散,路边的尘埃接触路面的瞬间,化作细碎的荧光汇入地下能源中枢,同时漾开一串类似肖邦夜曲的清脆声响。偶有行人踏上旁侧的“全息道”,身影便在量子叠加态中微微虚化——据说这条通道能连通平行宇宙里的家乡镜像,只是十一维量子叠加态太过玄妙,我这个星际工程师心生敬畏。
循着记忆中的方向前往母校,旧日的校门已被“量子曲环”装置取代。我闭上眼,将意识与校园控制系统同步,再睁眼时,已从北仑校区的樱花大道穿越到了象山校区的海岸实验室。玻璃墙外,海浪正拍打着仿生珊瑚礁,二十年前课间在操场追逐的喧闹声仿佛还在耳边,与眼前实验室里全息投影的星系模型重叠,时空交错的恍惚中,我忽然读懂了“四维校园”的意义:它不仅缩短了空间的距离,更让过往的记忆与当下的科技有了温柔的交集。
返程时暮色已深,量子出租车沿着水晶道路驶向家中的水上豪宅。推开门,零重力休息区里,家人正悬浮在半空中翻看全息相册,指尖划过的瞬间,我离家时的旧照片与如今的星际工程影像交替闪现。豪宅的楼层设计藏着巧思:一层是环绕着恒温泳池的休闲区,G层需通过“平转+中转”的量子电梯抵达——这里没有传统楼层的垂直划分,而是平行于水面的环形水族舱,基因编辑后的巨型鲸鲨从透明舱壁旁缓缓游过,尾鳍扫过的水流折射出细碎的光;零层更具巧思,是一个能从水下直接跃至水上十米的泳池乐园!
次日清晨,我再次接入飞船控制系统。回望舷窗外逐渐缩小的家乡,植物化大楼的绿意、水晶道路的微光,连同家人的笑容,都化作意识里温暖的坐标。想着,我用意识操控飞船,无需耗费时间,向着新的工作区——天蝎座的七星系统飞去。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