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一本永远读不厌的书。泛黄的书页里珍藏着熟悉的乡音,而崭新的篇章中,正书写着日新月异的传奇。
翻开奶奶的相册,时光在指尖流淌。照片里泥泞的乡间小道,如今已化作纵横交错的柏油路网,公交车像流动的血脉连接起每个村落。昔日低矮的瓦房被现代化小区取代,家家窗明几净,空调吐纳着四季如春的暖流,天然气蓝焰取代了炊烟袅袅。最令人欣喜的是,文化种子在这片沃土生根发芽——广场舞步踏出幸福节拍,社区书屋飘散翰墨香,文艺汇演的锣鼓声里,尽是新时代的欢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哲思,在家乡化作生动实践。曾经淤塞的河道重现清波,白鹭掠过垂柳的姿态,成了朋友圈常驻的风景。垃圾分类的智慧悄然融入日常,连稚子都能准确区分蓝绿灰红四色桶。这些细节如露珠折射阳光,映照出文明进步的虹彩。
七十六年白云苍狗,故乡的魂魄始终如一。高楼群间,那条千年溪流依然唱着古老的歌谣;街坊相遇时,“吃了吗”的问候仍是世上最暖的乡音;老街转角的面馆里,牛肉面的热气氤氲着三代人记忆中的香。这些凝固的时光,是都市化浪潮中最珍贵的锚点。
家乡的蝶变,恰似中国城镇发展的微缩景观。它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用柏油路改写命运轨迹,用文创园编织未来图景。但更深层的奇迹在于:当物理空间经历重生,那些滋养心灵的根脉反而愈发茁壮。祠堂前的古榕树,依然荫庇着游子的乡愁;端午的龙舟号子,依然激荡着相同的血脉。
这片土地变了——变得璀璨如星河,富饶如秋实;这片土地也没变——它永远是游子梦中的鄞南福地,是刻在基因里的灵秀横溪。在这变与不变的辩证中,我看见了中华文明最动人的智慧:既敢教日月换新天,更要留得青山寄乡愁。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