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卷,書畫“浙”裡(已下載)作文
若將城市擬成一幅畫,我想新疆定是充滿西域風情的石壁彩繪,上海則是前衛多元的現代抽象畫,而我的傢鄉浙江就是一軸古樸淡雅的水墨長卷。諸位看官,今天就隨我細細品品我的“傢鄉畫”。
錢塘江與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神秘獨特,其中心部分良渚古城宏偉大氣,已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玉文化可以說是良渚遺產中極其重要的一環。良渚出土的玉器紋飾精致,多刻神人獸面的“神徽”紋樣。玉琮大氣,玉鐲精巧,沉積著千年文化,顯得厚重陳實。良渚玉文化既是華夏“尚玉”習俗的縮影,也是5000年文明的源頭,為浙江畫卷鋪設瞭溫潤厚重的底色。
玉器溫潤,瓷器琳瓏。南宋窯瓷與良渚玉器相比也不遑多讓。1138年,宋王朝定都臨安,其含蓄秀逸的瓷器文化也深印在浙江的一景一隅中。除卻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外,就以浙江龍泉窯為最,有“冰玉”之稱的精神受到人們的追棒。透過冰瓷晶瑩剔透的釉色和精湛細膩的工藝,盛放的是開放多元、探索求真、尚精尚雅的宋韻流轉,匯成瞭畫卷上的青綠雅正。
歷史的車輪繼續轉動,長卷也緩緩鋪開。紙面上現出醒目的鮮紅一筆,這一筆中濃縮著覺醒年代數十年的激情壯烈。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在中國掀起瞭馬克思主義的紅潮,浙江也被裹入這時代的洪流中。1921年的一個陰雨天,嘉興南湖上蕩漾著一隻畫舫,中國共產黨誕生瞭。“一擼搖槳開天地,一葉紅船映初心。”浙江兒女在這改天換地的年代,用自己的鮮血在傢鄉的畫卷上留下瞭自己的真心。鑒湖女俠秋瑾、鐵肩辣手邵飄萍、詩人戰士殷夫......一位位烈士前仆後繼,或以筆對敵,或以身赴義,一腔熱血,星星點點濺滿畫卷。
現在“浙”裡人還在書畫長卷。“千萬工程”的開展,使窮鄉僻壤脫變為宜居天堂,數字化改革將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加快城市速度;“最美人物”不斷湧現,詮釋平凡中的偉大......一筆一畫,一皴一擦,在畫卷的空白處創作者未來。
走入浙江長卷,恍若入夢一遭。元時有黃公望繪的《富春山居圖》,今有“浙”裡人造的“富春山居夢”,“浙”裡的過去,已經譜寫;“浙”裡的未來,將由我們作畫!
以史為卷,書畫“浙”裡(已下載)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