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我的傢鄉在‘浙’裡 天臺十二時作文
天臺十二時辰
我的傢鄉浙江,不隻有“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不隻有“此間應有再生緣”的雷峰塔,還有“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的天臺。在它綿延千裡的美麗鄉村中,每一個時辰,都有我愛的模樣。
日出之時,宜去“四大古剎”之一的國清寺。在迎面而來的古樸的土黃色的照壁上,寫著“隋代古剎”四字,清麗古樸,蒼勁有力,似乎一下子就將國清寺的悠遠歷史表述地分外清晰。寺裡煙火旺盛,眾生祈求平安,神靈聽著碎碎細語,爐香氤氳繚繞,在樹林間盤旋著向上。山間的晨霧未歇,幾隻鴿子停在寺樓上,“咕咕”地用鮮紅色的喙啄著寺樓上的斑駁銅鈴,在層林盡染之中,巍巍的千年隋塔忽隱忽現,素雅的磚灰色古塔與藍天綠樹相應成章。溫和的陽光透過層層薄霧,灑在人們的發梢、肩膀上,一派祥和。抬眼是淡漠喧囂卻又風情萬種的人間,閉眼是往昔,一年又一年。
日中的時候,去天臺的街頭巷尾走走。天臺是一座小城,鄰裡都很和睦,出門上街溜達一圈,路旁小店的攤販,晾被子的婆婆,曬太陽的公公,會笑瞇瞇地和你嘮幾句傢常,他們的臉上開滿瞭陽光,皺紋就像一朵朵燦爛的春花,舒展開來。
到瞭日昳,去嘗嘗天臺的特色小吃——餃餅筒。餃餅筒之於天臺,就像熱幹面之於武漢,肉夾饃之於西安。在某種程度上構成瞭這座小縣城的脈絡。餃餅筒的餡料包羅萬象,僅看一眼就會讓你饞得口水直流:肉丸、雞子糕、煎豆腐、五花肉、豬肝、冬筍、豆面……用餅皮把豐富的餡料全部包裹進去,再用手將它從滾燙的鏊子上煎出來。當煎到兩面金燦燦,從餅皮上能看到裡面餡料,五花肉片浸潤著面皮的香氣第一次升到雲霄的時候,就可以動手開吃瞭。隨著咬開酥脆面皮的“咔嗤”一聲,餡料的豐富滋味將味蕾轟炸,讓人欲罷不能。
佛教文化的國清寺教會瞭這裡大氣,平易近人的村民教會瞭這裡和睦,而自成一派的餃餅筒則賦予瞭它生猛而鮮活的煙火氣。如同那矗立千年的隋代古塔,永不改變的鄉音,香氣四溢的餃餅筒,永遠靈動在我的記憶裡,是我最愛的傢鄉影像。
喜迎二十大•我的傢鄉在‘浙’裡 天臺十二時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