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我的傢鄉在“浙”裡(已收下載)作文
從“浙” 裡起航
——觀寧波博物館有感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甬城文化燦爛如山茶,宏偉如芳樟。寧波作為國傢歷史文化名城,其神秘的夢幻色彩令人神往,我遂來到寧波博物館探求它的奧秘。
秋雨連綿。厚重古樸的博物館矗立在風雨之中,如同一輪乘風破浪的銅鐵堅船。人近風停,博物館又成瞭一座以磚竹瓦爿鑄成的江南民居,恬靜深沉。我不禁感嘆,真不愧是王澍教授設計的建築啊!
通過大廳與長廊,館中赫然展示著詩書墨畫與絲綢服飾。我鐘愛陸一飛的山水畫,約莫五尺的長卷將江南的大好河山集中起來描繪,意境深遠。寧波的文學歷史也燦爛輝煌,通過博物館中的介紹得知,靖康之亂後,大批優秀人才湧入寧波,以致於南宋時形成明州第一個本土學派——四明學派;南宋鄞縣王應麟為寧波文化發展做出瞭巨大貢獻,撰寫的《三字經》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他在中國史學研究中也有較高的地位。
寧波博物館的樓道也極具特色,集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於一體。在二樓,進入"東方神舟”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河姆渡遺址的文物。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較為粗糙,但其中沉淀的歷史痕跡,令人仿若夢回遠古。鷹形陶鬥、銅鼎、石人俑等早期的文物數不勝數,它們仿佛正相互述說著歷史。而我所最愛的,便是那唐代瓷荷花托盞瞭。茶盞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茶托便是一片被輕風吹卷的荷葉,青翠的釉色溫潤如玉,無疑是越窯上品。不過,在眾多工藝品與文物中,令我最感驚艷的是“萬工轎”。遠遠望去金碧輝煌,一簇簇的流蘇美侖美奐;朱漆鋪底,飾以金箔貼花奪人眼目。轎上采用圓雕、浮雕、透雕三種工藝手法進行裝飾,花雕與人雕生動形象, 構成一個個戲曲場景,有時鋪以玻璃畫。這"八拾大轎”精美得可謂是震撼人心。種種工藝品陳列在展臺內,不僅展現瞭寧波手工藝的進步與發展,還反映瞭中華傳統工藝的繼承與發揚。
接著,我又來到瞭“阿來老寧波”。這層展館與其它兩層不同的是,以模擬的場景讓人們身臨其境。郵局、銀行、貨攤、飯館無不再現瞭老寧波的特色與風俗。另外,這種展館也反映瞭老寧波經濟與教育的發展。館內虛擬的明州港反映瞭唐代時期伴隨著港口的日益繁榮,明州的對外交流與貿易也日益繁榮。清朝前期閉關鎖國之後,寧波商人作為十大商幫重要組成部分,開始影響全國,我認為這為之後寧波商幫的形成提供瞭條件。《南京條約》簽訂後,寧波被開辟為通商口岸。外資的入侵、官吏的腐敗和太平天國的戰亂使寧波本土經濟凋敝。不過,寧波也在西方和洋務運動的影響下逐漸近代化。於是這群精明又不失道德操守的寧波商人所組成的寧波幫在中國近代經濟舞臺中脫穎而出。關於教育,寧波幫一直盼望自己的傢鄉有一所大學,所以後來寧波幫成員之一葉澄衷建立瞭中國第一所私立新式學堂——澄衷學堂。而在寧波博物館也陳列著寧波幫代表人物的雕像,以此記念他們的豐功偉債,諸如葉澄衷、包王剛、朱葆三等。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古近名賢前仆後繼建設新中國,作為二十一世紀青年,我們應當擔起時代的重任,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假如歷史是一首樂曲,那麼,我要成為最動聽的音符;假如歷史是一幅圖畫,那麼,我要成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建設美麗傢園,從“浙”裡起航!
喜迎二十大,我的傢鄉在“浙”裡(已收下載)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