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已下載)作文
風帶著淡淡的魚腥味,自由地穿過這座城市,穿過種滿老梧桐樹的大道,穿過掛著小燈籠的熱鬧街頭,穿過藏有誰的歡聲笑語的小巷,穿過這座數年載未曾變過的寧波老城,飄蕩在人們心頭年少斑駁的歲月裡……
許多老城因寧波運河而興,許多人民因寧波運河而美。姚江出餘姚城後,與多條溪流江匯合後進入丈亭三江口,與慈江交匯:
“舊時慈江石磯之上建有一亭,扼守雙江之口,名曰丈亭。“
丈亭老街臨江而建,其主幹道是三江西路。從車水馬龍的丈亭大橋上下來,進入這條長約300米的老街,就如同一腳踏入瞭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建於清末至民國時期的商鋪佇立在街道兩旁,經過歲月的洗滌,現已失去瞭往日亮麗的色彩,留下瞭斑駁的灰色,仿佛是在向人們訴說著歷史的恢宏。
在三江西路一棟老宅裡,或許可以瞧見一位老人在靠看電視打發時光……
漫步老街之中,會和李氏洋樓、王氏民居、王傢祖堂等老屋不期而遇。殘存的雕梁畫棟在時間的洗禮中已悄然枯萎。夏日的午後,集友弄、賣柴弄、史傢弄……這些當年曾是貨物交易的弄堂似乎也陷入瞭睡夢之中……
丈亭自古是水鄉澤國。亙古的風從江面吹來,一絲絲地扣在老街的木窗欞上。廊下煤爐的味道穿過街口,迎面而來的老人背著手慢慢踱步,河埠邊的婦人用不變的節奏搓洗衣服,時光在這個靜謐的地方,仿佛走得特別慢。
“姚江乘潮潮始生,長亭卻趁落潮行。參差鄰舫一時發,臥聽滿江柔櫓聲”,這是陸遊在《發丈亭》中所展現的丈亭渡口百舸爭流場面。王安石則在《泊姚江》中用“吾行有定止,潮汐自東西”的詩句描寫瞭丈亭一代江水隨海潮起落的景象。
隨著宋時浙東運河的蓬勃發展,丈亭成為商貿重鎮。元時,這裡設巡檢司,清代設丈亭關。鄭傢古渡便是歷史上顯赫的丈亭渡。幾級石階,一個涼亭,看似簡陋的埠頭曾經舳艫千艘,熱鬧非凡。“姚江乘潮潮始生,長亭卻趁落潮行。參差鄰舫一時發,臥聽滿江柔櫓聲。”從陸遊的《發丈亭》詩可一窺此處昔年的繁華。
忽然想起宋代詩人王安石寫過一首《泊姚江》:“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喚取仙人來住此,莫教辛苦上層城。”“山如碧浪”“水似青天”,在他眼裡,姚江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而今,雖然丈亭古鎮沿江老街已無昔日的繁華,丈亭古渡隨著河姆渡大橋的通車而停擺,但悠悠古鎮和古渡跨越千年的歷史,卻豐厚瞭浙東大運河和老慈溪的文化。
清風徐徐吹過這座城市,穿過充滿記憶回憶的大道,穿過掛著風鈴的熱鬧趕集街頭,穿過藏有小孩子歡聲笑語的小巷,穿過這個數年載未曾變過的老街,飄蕩在老人心頭年少斑駁的歲月裡……
記得周遭有許多老樓房,雖然不高但卻極富有滄桑感。來到這裡,好似能感受到潺潺流過的歲月的河流,更多的平凡與感動成為眼前浮現的風景。
坐在小賣部門前隨著老人們閑談:
“丫頭,幾歲啦?”
“丫頭,你從哪裡來?”
老街如同一卷膠卷,每一個人都好似瞧見瞭昔年的舊故事和現在的新光景……
老街(已下載)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