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傢作文
山裡,夜還是那麼冷。即便蓋著厚厚的棉被,也依舊凍得打寒顫。遠方傳來的雞鳴,劃破瞭山中寧靜的夜。
王大娘早早起身,她記著,今天開始,有好多事要去做。
昨天,兒子打來電話,說今年回來過年。王大娘高興得愣是一夜沒睡著,心中合計著,這幾天應忙活些個什麼事。
推開門,寒冷撲面而來,橘黃的燈光,映照出小院的幾分破敗:土房墻壁上佈著幾條裂縫,地面上長著雜草,院子裡雜亂無章。自從老伴走後,王大娘就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破舊小院裡。兒子幾次提議將年邁的母親接到城裡去住,可在鄉下生活瞭一輩子,在大城市中總歸不習慣,每呆個幾天就想著回來,回來看這老房子,這麼幾回下來,兒子也就放棄瞭。
不能讓兒子兒媳回傢住得不舒服。
“總之,先把所有被子撤下來,”大娘想著,“兒媳是城裡人,過慣瞭城裡生活,聞著被子一股味,肯定睡不著。”
王大娘佝僂著背,顫顫巍巍地把屋子裡的被子都收拾出來,人老瞭,收拾個被子花瞭半上午的時間。等將洗完的被子在院子裡晾完後,太陽已經從山後跑瞭出來高懸在天空中。
她多想坐下來歇歇,但時間不允許她這麼做。
“還有別的事要做哩!”
又耗瞭一下午,將雜亂的院子收拾幹凈,和土漿,將墻面的裂縫修補平整。再將佈滿黑色油垢的灶臺費力地擦幹凈,已是傍晚時分。
張大娘坐在門檻上,湊合著吃口冷飯。
鄰傢見瞭,道:“王大娘,你這忙裡忙外是幹什麼呢?”
“收拾收拾,俺兒子一傢今年要回來過年!”王大娘蒼老又佈滿褶皺的臉上綻開瞭幸福的笑容。
臘月二十八,大清早,王大娘就出發去鎮上,趕集,買年貨,還有些米,面,鹽,油,蛋……當然,過年還得有幾掛鞭。下午回到傢又從傢中取出些花生,大米,糖來,“兒子喜歡吃米花糖,還是得隻有自己親手做得才香。“
等糖出爐,已是深夜瞭。
臘月二十九下午到大年三十下午,大娘在廚房中忙活瞭一天:殺雞,煮肉,做菜。到瞭晚上,熱騰騰的一桌年夜飯已經備齊瞭,現在就等兒孫到來。王大娘從房中走到大門口四下張望,沒來;又再走回餐桌前,等個幾分鐘,又再去門口轉悠一圈,看著墻上的時鐘:八點,九點,十點……兒子一傢依舊沒來。
是不是路上出來什麼意外?王大娘如此想到。越想越不安,於是撥通瞭電話。
“喂?哦,是媽呀。忘記告訴您瞭,我這剛升職嘛,領導就要我留下加班,今年就不回去瞭,我這正忙著就先掛瞭啊!”
“喂——喂——兒子……“
但是從電話那頭傳來的隻有那冰冷的“嘟——嘟——”聲。放下電話,王大娘一下子覺得心中空落落的。看著一桌飯菜,坐在椅子上,聽著隔壁歡聲笑語,漸漸睡著瞭。夢中,兒子一傢回來瞭,大孫子吃著菜,開心地笑著;兒子在門外放鞭,鞭炮聲卻像從遠方傳來……
“喂,虎子嗎?你娘快不行瞭!”
“什麼,俺剛才剛給俺娘打過電話,聽著很精神啊!“虎子叫道。
“你娘從今年開春就身子不好,自從聽說你要回來,又好瞭些,現在人在縣醫院搶救,你快來!”
但等虎子趕到時,王大娘已經緊閉著雙眼靜靜躺在那潔白的病床上,嘴角還噙著一抹幸福的微笑。虎子看著母親銀白的發絲,看著看著,虎子頓時醒悟瞭,將母親抱入懷中,嘴慢慢湊到母親耳邊,哽咽道:“媽,走,咱回傢過年!”
但已不再有回應。
點評:這篇小說選材上緊扣時代,反映瞭當下社會成年的孩子在城裡為工作、為小傢而顧不上年老的住在鄉下的獨居父母,讀來讓人心酸讓人無奈。
作者擅長寫故事,抓住“回傢”這件事,一幕一幕像放電影一樣地展開老母親所做的事,溫暖感動。而故事的高潮是母親得知兒子不回傢後因身體勞累過度和心理失落至極而病逝,讓人唏噓不止。故事緊緊抓住讀者的心,也引發讀者的思考。
回傢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