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作文

九年級(國三) 2025-07-16 963字 賀芷嫣
屋外蟬鳴不休,屋內燥熱難耐。 常州今年的夏天真熱啊,比我被貶謫的儋州還要熱上三分。躺在這屋裡已有十餘天瞭,幾天來,我水米未進,人已虛弱到極處。蘇邁、蘇過和錢世雄在旁...

  屋外蟬鳴不休,屋內燥熱難耐。

  常州今年的夏天真熱啊,比我被貶謫的儋州還要熱上三分。躺在這屋裡已有十餘天瞭,幾天來,我水米未進,人已虛弱到極處。蘇邁、蘇過和錢世雄在旁邊焦急無奈,我想寬慰,卻實在沒有力氣說話瞭。

  門外芭蕉似乎動瞭一下,一忽兒一陣微風吹進屋來。

  我心頭卻清楚得很,六十四年來的故事不停地在腦海穿梭。

  四十七年前,父親帶著我和子由,從傢鄉出發,出劍閣,走蜀道,踏關中,過洛陽,來到汴京。第二年,我和子由同登科甲。仁宗皇帝說:“為國傢求得二宰相。”恩師歐陽修說:“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

  那時的我啊,心裡都是大丈夫當求治國平天下。我給皇上上《治平策》,想廓清宇內;我想“西北望,射天狼”,為國傢掃平邊患。可皇上看重的是我的文采,而不是策論。他依舊對我恩寵有加,但皇上的恩寵,換來的是小人們帶著嫉妒的毒箭。

  禦史臺陰森的柏樹、烏鴉和深井,讓我生平第一次感到瞭恐懼,與其與小人為伍,不如處江湖之遠,去寫寫心中想寫的文章,與農夫們一起躬耕為樂。

  “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生平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在黃州,我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赤壁,感懷“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與朋友泛舟,賞江上清風,山間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在山間我竹丈芒鞋,早已淡看蠅營狗茍,勾心鬥角,“也無風雨也無晴”。哪怕你們把我貶謫到更遠的惠州,儋州,我也能“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沒有好酒好菜,我煮東坡肉,做生蠔,這份快樂,豈是京師“君子”們所能體會的?

  我無須笑傲江湖,因為我已笑傲時間,笑傲歷史。因為在赤壁的那個夜晚,我已經感受到歷史的宏偉壯闊和生命的渺小脆弱,我情願化作黃石,超然於時間之外,看雲起雲落。

  在這裡,曾經“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我,“自喜漸不為人識”。不為人識又有何妨,我的詩,我的文,我的字,我給黃州百姓燒的紅燒肉,我給杭州百姓在西湖築起的堤壩,可能才是真正的不朽……

  突然,朋友錢世雄湊近我的耳畔大聲說:“固先生平時履踐至此,更須著力!”

  我猛然一驚,世間萬事,皆應順其自然,文章筆墨能不能不朽,於我又有什麼關系呢?我無力睜開眼睛,隻能用盡力氣告訴他:“著力便差。”

  我心中想得卻是子由和王弗。

  子由,我雖是你的兄長,一輩子卻蒙你照顧,沒有你幫我擋箭,給我鼓勵,恐怕我早已不在人世瞭,“與君世世為兄弟,共結人間未瞭因”。

  王弗,我的愛妻,與你已有三十六年沒有見面瞭,我不用再年年默念“明月夜,短松岡”瞭。隻是,我來瞭,“塵滿面,鬢如霜”,你還認得我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發現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站刪除!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