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湘行散記》有感作文
在圖書館閑逛著,目光無意間瞄到瞭一本《湘行散記》。我久仰沈老先生的大名,卻從未讀過他的作品。那就從這本開始瞭解吧。翻開書本,一股古香古色的氣息立刻湧瞭過來,細膩的筆觸,精簡的圖畫,吸引著我繼續前進。
1934年初,身在北平的沈從文突然接到從傢鄉傳來的母親生病的消息,馬上冒著嚴寒踏上瞭回鄉探母的路程。於1月22日回到瞭魂牽夢繞的傢鄉——湘西鳳凰。過後,他根據在船上度過的十天裡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和少年時代的記憶,寫出瞭十二篇散文,匯集成一本名叫《湘行散記》的書。從此,那條縱貫湖南西部的河流以及兩岸的風光民俗人情,就被用清新優美的文字展現在世人面前。
沈老先生擅長用極為精簡的筆墨勾勒出湘西的山水人物。在他的筆下,人是鮮活的,景是生動的,物是立體的。湘西水邊常常也能見到的景致,比如古老的鳳凰城,裡耶鎮,還熟悉的母親的傢鄉洗車河鎮。
初讀《湘行散記》你會發現,那裡有清澈見底的河水,有一生難忘的櫓歌,有愛說野話卻勇敢有力的水手,有可愛質樸卻淪為妓女的婦人。但遠不止這些,從“鴨窠圍的夜”到“箱子巖”,你會瞭解,湘西地區獨有的自然景色和獨異的人生形態。通過對政治、經濟和人的精神狀態,寫出瞭湘西人民的生命形式,抒發瞭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初讀,以為是在讀小說,仔細斟酌,才發現是沈從文人生經歷裡的一些真真切切的縮影,細細體味竟不禁使人潸然。
再往後,從“辰和小船上的水手”中,你又能讀出人性的善良。碼頭的繁榮到衰敗,突出瞭社會經濟蕭索,人們生活貧困。雖然沈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窮苦人們的悲慘命運和容易被“社會上層”漠視的生活哀樂,但他沒有將自己陷於深深的痛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別人他不會放棄。
我恍然大悟,做人做事,要積極向上,不要因眼前的失敗從而放棄自我。
也許我們不曾經歷感情的劇痛,不曾經歷失敗的打擊,不曾經歷無路可走的絕望,但當我們知道苦難是生命的常態,煩惱。痛苦總相伴人生時,我們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棄,早早地絕望?
讀《湘行散記》有感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