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回歸的路作文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望。仿佛霧裡的,揮手別離。”媽媽在假期不經意間讀到瞭席慕容的這首《鄉愁》,忍不住向我感嘆,何時才能再踏故土,回歸傢鄉。於是抓住假期的尾巴,一日下午,我們一傢人踏上瞭回歸外公傢的路。
這是媽媽最眷戀的地方,也是我長大的地方。久違的一次返鄉,一切依舊是那麼熟悉與舒適。遠處的村舍依稀可見,村落上頭飄著裊裊炊煙。伴隨著幾聲狗吠,街巷中傳來鄉親們的歡聲笑語。正所謂青山高遠,林間飛鳥一點。
慢慢走上青石板,屋簷正經歷著歷史歲月的洗禮,斑駁陸離的墻面襯托這裡的祥和。落日親吻著地平線,青石板的叮咚聲,預示著回傢的步伐,徐徐炊煙,彌漫著飯菜香。孩子們的嬉笑打鬧,解除一天的疲憊,充斥著歡聲笑語。
外婆的拿手好菜——糖醋排骨是我和媽媽的鄉愁。早在路上就已期盼瞭。混著糖的溫甜,醋味飄香。醇厚濃鬱的酸撩撥著味蕾,似一個個音符在唇齒舌間奏樂。這是我們祖孫三代共同編織的美好,是傢的味道。
飯後,我和媽媽來到瞭傢門口的小河邊。我把手伸進水裡,感受水的清涼。燈火與月色,冷暖交織成片。水中點點繁星現出瞭身影,流出星河滾燙,撩動一片靜謐。伴隨著窸窸窣窣風拂過的聲音,奏出瞭村野之夜的獨有歌謠。
媽媽跟我分享瞭她年幼時放學後與小夥伴們趁著落日偷摸著來這玩水的事。幾個男孩揮臂分水前進,在水中上下左右翻滾,然後忽然又一下子沉入水底;而幾個女孩則是坐在小河延邊,用腳丫打著水花,聊著趣事。是啊,池中映著幾個小夥伴的身影,殘陽的餘暉為她們鍍上瞭一層層暖暖的橘黃,猶如一張泛黃的舊照,一頁一頁的相片,在媽媽的心裡從未暗淡。
隻可惜長大後想的東西多瞭,每個人都不願拘泥於此。媽媽說,少年人總是意氣奮發,無畏無懼,於是隻身一人來到一個較遠的師范學習,而畢業後則在城裡工作,忙碌的工作使她回傢的機會寥寥無幾。盡管城裡的各方面設施都要比鄉下先進,但在這裡時常能聽到百靈鳥的歌聲,而在城裡卻隻能聽見尖銳刺耳的鳴笛聲。
時至現在我才明白,那曾經被視為牽絆的傢鄉是媽媽最向往的地方,最眷戀的擁抱。樹高林密的山坡上,每一棵樹木都在年輪下刻下媽媽的歡笑;落英繽紛的林間小路,總記得媽媽腳底的溫度。媽媽的一句話給我留下瞭很深的印象:“年少時抱怨小村荒涼蕭條,想要背井離鄉,而如今再回到這裡,才明白鄉村生活的恬靜與熱烈,載著我太多的回憶和向往。”
再次眺望那條回歸之路,是如此的熟悉與親切。它送著媽媽離開傢鄉,也指引著回傢的方向。它如星般散落,容我們安放回憶……
那條回歸的路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