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粑作文
口腹之欲對於小孩子來說是最可貴的東西,而他們對食物也尤其挑剔,不喜吃飯的孩子是一粒不碰,就像大人勸酒一般推推搡搡。歲梢寒夜,天氣轉涼,大人們端上香味的黃粑,無論是怎樣挑食的孩子,都會在此刻敗下陣來。說來也是,此等美味,又有誰能拒絕呢?
在傢鄉漆黑的夜晚,田間路上,小河岸邊,水田地裡,總有人拿著香甜甜的黃粑肆意地釋放一天的不愉,將這悲憤的欲望轉為食欲,外人也未必看得出來。提起黃粑,就會想起鄰居傢的鮮魚啪啪撲騰,打魚時的叫嚷幸福不已,又讓人想到黃燦爛、金晃晃的那種氣澤,香噴噴地遞到手中時還帶著些葉子的清香。
元宵節這天,賣黃粑的小攤支起架子,早早得就將材料準備好,叫賣聲此起彼伏,無論是帶有花香撲鼻的特色黃粑,亦或是甘甜咸口的奇異黃粑,皆似乎沒有傢中精心做的要好。那些小攤也就是圖個新鮮,圖個稀奇,淺嘗之後便覺得也沒什麼別的滋味,所以每年元宵,奶奶便自己做黃粑。剛出鍋的黃粑,又香又甜,軟軟糯糯。這一籃分給這傢,那一籃分給那傢,最後留下的便最自傢的瞭,似手分食黃粑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如今我遠在異鄉,是吃不到此等美味瞭。每每想起奶奶制作黃粑時向鄰居傢借工具,去鄰居傢幫助發酵,幫忙送食,心便忽得暖瞭起來。鄰裡間互幫互助的不少,於是我們就把更多更好的黃粑送給他們,那些不漂亮的、不完整的就自己來吃。
村口的一個偏街小戶,沒有多少自己的田地,隻有收成不好的糧食和瘦弱不堪的傢禽,但他們還是會獻出自己的心意。僅是一塊、兩塊,隻有粗糙的包裝和低等的竹葉,但大傢誰都不會挑明,熱鬧地對他說著感謝,不高看富人,不小瞧窮人,不巴結有權人,不奉承得志的小人,這才是我們的風范。
本食本味是吃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傢鄉的人們就同這黃粑一樣,真材實料,方方正正,傢鄉的情也同著記憶一般鐫刻在心中,那點糯米回味的絲絲甘甜,仿佛嘴中邊香著。
黃粑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