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作文
月最多情。人們喜歡借月抒情,仿佛是天性。月的陰晴圓缺,無一不被人們賦予瞭獨特情感。仿佛隻有借月抒景,那感情才能體現地最為柔美,最為清澄,最為婉約。
朔日月彎,明掛碧霄,人們借月道,“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以抒自己鴻鵠之志。望日月圓,旅人獨行,隻得借月嘆“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月傾註瞭人們太多的往事與柔情。提起月,就會想起童年撈月亮、拼月亮的趣事;就會想起小時分不清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傻樣;會想起與鄉鄰們在一個院子看月閑聊的樣子;就會想起異鄉人望月愁嘆的樣子;想起外婆如月色般的銀發;故鄉的庭院,嫦娥玉兔。真的,月的緣結得太多瞭,記憶的網裡擠著就都是。
記得,在故鄉的小院子裡,寫完瞭作業總要傻傻地說是去看月亮。不過那時並不知道朔日那幾天的月亮都是黑漆漆的,還非得吵著聞著要去找月亮,甚至要拉上外公外婆尋個究竟。拿著外公的放大鏡看瞭半天還肯停下。不過也是,那時心還像素絲那樣純潔,隻知道捉迷藏這樣幼稚的遊戲,便傻乎乎地與月玩瞭大半夜的捉迷藏,哪知道它分明掛在碧霄邊在待我尋吶。那時隻覺得遺憾,但後來卻再也沒能體會到那種熙熙然庭院的靜穆瞭。
等一周過後,月亮才終於肯露出一半供我追尋。夜幕降臨,眾鳥歸巢,月色終於流到山村,透著一種靈動與縹緲。庭院盛滿瞭月光,銀白色的好像要溢出來。那時,我便大步登上婆娑樹梢,一邊用白色卡紙拼補不見蹤影的另一半月亮,一邊極目遠眺,真想看看在那月亮上是否會有吳剛向我捧出桂花酒,是否會有寂寞嫦娥舒廣袖而翩然起舞,是否會有那勤勞的玉兔在虛勞搗藥濟長生,等看個痛快,便跳下樹來,與晚風共舞,與夏蟲合鳴,或是在庭院裡跑著撒歡。半輪的月亮隻會笑著看著。
到滿月時節,明月將上,展露銀光,雲海蒼茫,月朗風清。那時最期盼的便是與鄉鄰傢的小孩一起看月瞭。一群小孩爭搶著爬上樓頂說是要賞月。那時哪懂什麼賞月?不懂“明白皎皎照光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的絕美,不懂“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的雅興,更甭提“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思緒瞭。隻是知道月是美的,僅此而已,便夠瞭。“賞月”之餘還要聊些校園內發生的趣事,好不快活。直接看月亮多半模糊,我們便望向水池中的月亮。水中月亮皎柔又清澄,水中雜草也要爭著托住月亮,也仿佛也在牛乳中洗過一樣,籠著輕紗的夢。這樣溫柔的月色,也難怪被說成是上帝在用神廟的銀勺在撈星星熬的魚湯瞭。我們不斷制造的漣漪,或許也驚擾瞭月亮吧。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日曾經照古人。在月相變化的無數輪回前,張九齡看月升大海,嘆天涯共此時;李白舉頭望月,低頭思鄉;蘇軾嘆人悲歡離合,月陰晴圓缺。月被賦予瞭太多,卻繞不開思鄉。是啊,或許隻有在故鄉的月,在人們心中才最為明澈吧!
唉,壯,月亮又不見瞭蹤影,可能它亦是聽膩瞭我對故鄉的訴說吧。
月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