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吾心慕之至;其《将进酒》,吾情敬之深。开篇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高堂悲“朝如青丝暮成雪”,至悲也;末尾“与尔同销万古愁”,释然也。豪放间含忧郁,怅惘中藏豁达,句句堪称神笔。
初识太白,是在垂髫之年。懵懂稚子,坐于案前,只觉诗篇晦涩,虽一字不解,亦硬着头皮囫囵吞枣。彼时笑其为酒痴狂,连孩儿都可作酒资,只当是段滑稽戏文,权作童年趣谈。
再品时,年岁长了不少。某个暮色四合的黄昏,吟到“朝如青丝暮成雪”,蓦地瞥见母亲鬓边新添的霜色,心口像被细针轻轻一刺。原来时光从不是书中抽象的文字,它是母亲眼角悄然加深的纹路,是镜中自己倏忽变长的发梢。时光弄人,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那一刻,“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怅惘排山倒海而来,泪珠子砸在书页上,洇开一小片墨迹,像极了命运不经意间落下的印戳。
及长,仲夏之夜,再翻《将进酒》,方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才是真谛。太白四十二岁金门传诏,供奉翰林,达人生巅峰;两年后赐金放还,人生落差,岂“愁”字能尽?可他偏不困于愁怨,只把满腔跌宕浇进酒坛,仰头便饮尽“万古愁”。
《将进酒》从不是只谈悲欢的诗,它是人生的镜像:既有黄河奔海不复回的决绝流逝,也有天生我材的傲然挺立;既有朝暮白头的仓皇,也有千金散尽的洒脱。尘世奔走的我们,谁不曾遇过“欲渡黄河冰塞川”的困顿?谁不曾有过“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迷茫?可太白教我,纵有愁绪如山,不妨学他捧起酒盏——这酒里,盛的是对命运的不服,是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信,饮下这杯,便敢对天地喊出“与尔同销万古愁”。
人生浮沉,世事难测,当知得失随缘,闲淡有之。如今再读《将进酒》,只觉字里行间尽是生命的火焰: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这便是太白,这便是《将进酒》,教我于浮沉人世,敢以傲骨对风霜,且携豪情向远方。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