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我起的很早,天还没亮,月亮不知跑哪儿去了,无尽的黑压在眼前,我感到很不适,快步走到书桌前。又捧起那本心头爱——《红岩》。
我第一次接触它,是小学三年级。那时,它出现在我的阅读书单中,节选的片段是:“......几个戴着脚镣的同志,在往常放风的地坝中间扭起秧歌。沉重的铁镣,撞击得叮当作响,成了节奏强烈的伴奏。欢乐的歌舞里,充满了对黑暗势力的轻蔑。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我想,是什么样的人,不畏沉重的铁镣,不畏非人的折磨,还如此乐观洒脱的?又是什么样的人如此野蛮,没有人性?
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完了这本书。它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包括他们以《挺进报》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组织罢工、罢课,揭露黑暗,支持解放战争;保卫城市,粉碎反动派炸毁城市的图谋等等。全书集中笔墨描述了被捕的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展开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现在我终于明白它为什么叫“红岩”了,“红”是革命的颜色,岩石是一种非常坚硬的石头。作者用红色坚硬的岩石比喻革命者,象征着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的精神。红岩指的不仅仅是红岩村,更指代革命先烈信念如炬的革命底色和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
江姐江雪琴,是女性力量的代表,是绝对信仰的化身。赴川北乡下工作,途中得知丈夫彭松涛牺牲,一路上强行压抑着自己的痛苦,找到游击队,希望到丈夫工作过的地方,继续进行革命工作。我猛地想到,一次的科学矿泉水瓶小车实验比赛中,别组的同学都接二连三地传来喜讯,而我的,不是偏离方向,就是翻车了,但我并未气馁,脑海里反复闪过江姐坚定的神情“我愿意......”是啊,江姐如此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我也应该执着于我的目标,不能轻易放弃。我反复调节零件,改变水量,最终成功拼进决赛。亦深深触动我的,还有被捕后,江姐忍受敌人竹签钉指的酷刑,毫不屈服,只是淡淡的说了句:“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我反复读着,顿感一阵燥热,耳边似乎还荡着江姐动人心弦的回音。
“离家还是少年身,归来已成英雄魂。”《红岩》中许许多多的英雄战士,有共产党员许云峰、刘思扬,还有小萝卜头和尚未入党的胡浩。他们所有人的信仰的力量与人性的光辉在这一刻具象化了。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他们,当今社会上也有无数先辈让我们感到暖心,敬佩。张丽莉老师为救学生被汽车压断双腿,消防员谢晓辉在救火过程中全身包括面部多处严重灼伤。他们就像渣滓洞中那些“父亲母亲”守护“监狱之花”般照顾着我们。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你们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我们用行动礼赞不朽的丰碑。
再望窗外,一缕明黄的阳光从堆挤的云团缝中窜出,射向大地,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