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周记本 > 小学 > 六年级 > 平凡世界里闪耀生命之光——读《平凡的世界》作文1550字

平凡世界里闪耀生命之光——读《平凡的世界》作文1550字

2025-11-23 12:46



合上《平凡的世界》,心仍被一股深沉的力量托举着,久久无法平静。这部百万字的巨著,像一盏穿透黄土高原风沙的灯,照亮了那些在命运泥泞中跋涉的身影。它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却用最真实、最细腻的笔触告诉我:真正的伟大,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生命的光芒,常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悄然绽放。

孙少安是那个扛起全家命运的长子。读到他站在废砖窑前,望着坍塌的炉膛沉默不语时,我仿佛看见一棵被狂风连根撕裂却依然挺立的老树——手掌粗糙皲裂,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泥土与煤灰,可那双眼睛里,始终燃着不肯熄灭的火焰。贷款失败后,全村人冷眼旁观,债主踏破门槛,妻子秀莲在灶房抹着眼泪,他却在春寒料峭的清晨,攥着皱巴巴的借据,再次点燃了窑火。那夜,红彤彤的火光冲破黑暗,映亮双水村的土坡,也点燃了村民心中几乎熄灭的希望。这团火,不只是砖厂的炉火,更是绝境里的信念之火——它让我猛然想起去年运动会,我在百米冲刺时重重摔倒,膝盖渗血,观众席的叹息像冷水浇头。那一刻想放弃的瞬间,孙少安守着窑火的身影突然撞进脑海,我咬紧牙关,一瘸一拐地挪向终点。虽只得了最后一名,却第一次懂:真正的成长,从不是从不失败,而是每一次跌倒后,都愿意再撑着站起来。

而孙少平,是在黑暗中执灯行走的人。最难忘那个画面:深夜的工地角落,寒风卷着沙尘灌进水泥管,他蜷缩着身子,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一页页翻动那本卷了边的《牛虻》。指尖沾着水泥灰,翻书时簌簌掉渣,可他捧着书的姿态,却像捧着整个世界的重量。那一刻,他不再是灰头土脸的揽工汉,而是尘埃里仰望星空的灵魂——白天扛着钢筋在脚手架上奔波,夜里就着咸菜啃干粮,却从没想过丢掉读书的习惯,像沙漠里的旅人,哪怕只剩半壶水,也要省着喝,只为守住心里那点对精神世界的渴望。这让我想起班上的女孩小夏,每天清晨五点半就蹲在走廊背英语,冬天呵气成霜,她搓着冻红的手,声音却越读越亮。有人笑她“装模作样”,可我见过她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见过她把单词写在便利贴上贴满课桌——就像孙少平在矿井深处坚持写日记,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命运的沉默:即使身处泥泞,也不能让心灵蒙尘。

读到孙少平在矿井下写日记的情节时,我悄悄打开了锁了很久的作文本。上次月考,我的作文被判“跑题”,红笔圈出的评语像刺,我羞愧地把本子塞进抽屉最深处,连笔都不愿再碰。可想到他在井下,每写一个字都要忍受粉尘呛咳,腰杆抵着冰冷的矿壁酸痛难忍,却仍一笔一画记录心事,我突然觉得自己的退缩多么懦弱。那晚,我在作文本第一页郑重写下:“只要不停笔,就永远有机会改写结局。”从那天起,我坚持每天写三句随笔,哪怕只是记录课堂上的一道错题、放学路上的一缕晚霞。渐渐地,文字不再生硬,笔尖开始有了温度,某次语文课后,老师在我的随笔本上写下:“有生活的热气,真好。”我终于懂了孙少平说的“劳动着是幸福的”——成长从不是一次华丽的飞跃,而是像他那样,在黑暗中摸索,在孤独中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更远的地方。

《平凡的世界》写的是一群普通人的奋斗史,可他们身上的精神光芒,却足以照亮我们每一个人的路。在这个追求速成、渴望捷径的时代,孙少安教会我什么是责任——不是喊口号,是扛着压力也要为家人撑起一片天;孙少平教会我什么是坚守——不是空想,是在繁重的生活里,也不丢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他们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我曾经的浮躁与脆弱,也让我明白:人生的价值,从不在拥有多少财富与地位,而在困境中是否愿意向前,平凡中是否仍会仰望星空。

合上书页时,窗外月光如洗,洒在书封面上“平凡的世界”四个字上,竟有了几分温暖。抬头望夜空,仿佛看见无数颗星星在闪——那是千千万万平凡人的灵魂之光,是双水村的砖窑火光,是矿井下的手电筒微光,是走廊里的读书声,是我们笔尖下的每一个字符。他们或许默默无闻,却用坚韧与热爱,点亮了这个世界的一角。

愿我们都能像孙少安一样,在生活的风雨里勇敢燃起心中的火;像孙少平一样,在平凡的日子里执着追寻精神的光,在属于自己的“平凡世界”里,活出不平庸的生命意义。

看了平凡世界里闪耀生命之光——读《平凡的世界》,你可能喜欢看

随便看看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