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傢鄉在“浙”裡(已下載)(已收)作文

九年級(國三) 2025-08-03 883字 黃夢琪
  我的傢鄉在浙江,舊時稱“之江”。浙江是充滿詩意的江南水鄉,自古便是鐘靈毓秀之地。它是風流蘊藉之鄉,亦是文人墨客之詩意和遠方。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我的傢鄉在浙江,舊時稱“之江”。浙江是充滿詩意的江南水鄉,自古便是鐘靈毓秀之地。它是風流蘊藉之鄉,亦是文人墨客之詩意和遠方。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在古典詩詞中,浙江常被世人極力贊美。蘇軾、王安石、李清照等詩人,都為浙江寫下過膾炙人口的詩詞名篇。《飲湖上初晴後雨》中蘇軾把西湖的水光山色和晴姿雨態描繪得極為傳神——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將西湖描繪得美不勝收。楊萬裡的《煙雨樓》中,輕煙、淡雨、碧瓦,朱甍、漁歌、遠樹,所描繪的就是江南水鄉嘉興的風土人情。“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一句展現瞭湖光山色,漁父的捕魚情態,體現的正是浙江水鄉湖州獨有的悠閑生活。紹興,魯迅先生的故鄉,煙雨蒙蒙之時,江南韻味十足,有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有搖曳生姿的烏篷船……王籍的《入若耶溪》中寫若耶溪的幽靜,可以清凈浮躁的心靈,置於自然的美麗和諧之中……

  我生活的城市——寧波,既是江南水鄉,亦是海港城市,它是我國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王安石筆下的《天童山溪上》描繪瞭天童山的寧靜。餘姚,山川秀麗,人傑地靈,是王陽明先生的故鄉,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堪稱萬世師表,為中華文明所作的貢獻被後人銘記。現如今,餘姚人民在舜江樓和“浙東第一橋——通濟橋”周圍建造瞭一個“網紅打卡地”——陽明古鎮。人們從四面八方來,來觀賞“長虹騰空,飛閣鎮流”的奇特景觀;於柳葉倒垂,燈火燦爛的姚江邊吹溫柔的風,護欄上燈柱燦若雲霞,明明滅滅,遠近高低的燈火倒映在微波蕩漾的江面上,把姚江裝扮成一條彩色的河;來品嘗陽明古鎮的美食佳肴,在前街、中街和後街,到處是琳瑯滿目的美食,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

  浙江的科技發展水平持續增長,隨著時代的發展,省會杭州日新月異,從原來的歷史古城逐漸變成瞭一座智能化的科技之城。在科技的推動下,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中所學“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驅動發展”,杭州的創新體現在各個方面——智能化傢居、智能化交通、智能化購物……亞運會也將在杭州舉辦,此次亞運會秉持“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會理念,以“中國新時代·杭州新亞運”為定位。

  我的傢鄉在“浙”裡!浙江,如一首詩,不必華麗言語就可道出那滄桑背後的風韻;如一幅畫,不必濃墨重彩便可描繪那如夢如幻的山水。


我的傢鄉在“浙”裡(已下載)(已收)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發現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站刪除!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