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喜迎二十大,我的傢鄉在“浙”裡主題活動作文

八年級(國二) 2025-08-20 910字 劉翊宸
                 鄉愁                    鄉愁像一葉孤舟,漂蕩在記憶的海洋裡。船頭載著母親的慈愛,船尾載著父親的期盼,船艙裡載滿故鄉的楊梅和水蜜桃。揚起的風帆是用...

                 鄉愁
             
     鄉愁像一葉孤舟,漂蕩在記憶的海洋裡。船頭載著母親的慈愛,船尾載著父親的期盼,船艙裡載滿故鄉的楊梅和水蜜桃。揚起的風帆是用傢鄉的棉花織的,立起的桅桿是用傢鄉的翠竹制得,搖槳的吱嚕聲,是童年我聽到的最動聽的音樂。
      傢鄉的人是會喝茶的,傢鄉的茶葉也是極好的,但傢鄉的人對待茶葉也是寬容的。沒有繁瑣的泡茶工藝,沒有這樣那樣的繁文縟節,上到達官貴人,下到凡夫走卒,都可以到茶館來喝上一盞。一小撮碧綠的茶葉,一壺清甜的山泉,便是眼中的極品瞭。茶點有時是幾塊松糯的定勝糕,有時是一小盆花生米,更多是當地的茴香豆。我對茶的記憶也是從那時開始的,幼年時跟隨爺爺多出入於那些鄉下茶館,依河而建,傍著幾棵楊柳,茶館裡散漫地擺放著幾張木制的桌椅。鄉下的茶館身邊多有活潑的飛蟲,腳下經常有金蛉子出現,這也給年幼的我莫名多出瞭一些快樂。城裡的茶館是尋清靜的,而鄉下的茶館是煙火氣十足,果不其然,跑攤的小戲班,經常在這兒鳴鑼開鼓。紹劇多以小生、小旦、小醜為主,又基本是民間故事的演繹,茶客們觀著戲嚼著豆,搖頭晃腦輕聲和著。偶爾茶客們興致上來也會粉墨登場,唱好唱壞,大傢都會鼓掌捧場。離開多年以後,茶的口感已經淡忘,我依然對紹興的戲劇一竅不通,但是當年流連於竹林草舍的唱腔,如同古樸純厚的小菜,在若幹年後彌漫著茶香的記憶裡依然還能回味出當年的那份又清又甜。
     傢鄉的山水在我的記憶裡也是極好的。“玉虯垂處雪花飄,四季雷聲六月寒。憑欄未窮千丈勢,請從巖下舉首看”。這是唐宋八大傢之一的曾鞏在遊覽傢鄉的千丈巖之後欣然所作。幾年之前的冬日有幸再見,遠望群峰環繞,白雪皚皚。舉目已是萬松競秀,層巒疊嶂。峰回路轉間,路愈難行,忽眼前一亮,對面就是壯美的千丈巖瀑佈。“翠壁掛銀簾,飛泉流碧玉”,奔騰的瀑佈,激流勇進,一瀉千裡,勢不可擋,。看這山,山壁陡峭,怪石嶙峋;看這水,飛花粉玉,晶亮瑩潔;看這瀑佈,其形如長江倒掛,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山崩海嘯。恍惚間,我似在險峻的山壁間擁抱瀑佈,在流動的輕雲中聆聽吼聲,在幽深的谷底暢遊擊水。這一回我是真的領略到瞭,那是一種超脫的力量,超脫的美,隻覺渾身充滿著蓬勃的活力。是的,我們年輕氣盛,有的是火一樣的熱情,有的是燃燒的信念,又有什麼可以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呢?
      鄉愁,你究竟是什麼?讓我甘願為你沉醉其中,甘願為你魂牽夢縈。讓我無論走到哪裡都無法割舍內心深處對你的思念。


鄉愁(喜迎二十大,我的傢鄉在“浙”裡主題活動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發現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站刪除!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