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浙”情 “浙”山 “浙”水 令我難忘作文

八年級(國二) 2025-08-18 848字 吳康霞
“浙”人情味濃,是個熱情的城市,“浙”有山有水,是個美麗的城市,“浙”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是個歷史文化名域……“浙”是我第二個傢鄉。       “浙”裡有被人們譽為“70...

“浙”人情味濃,是個熱情的城市,“浙”有山有水,是個美麗的城市,“浙”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是個歷史文化名域……“浙”是我第二個傢鄉。
      “浙”裡有被人們譽為“7000年前的文化寶庫”——河姆渡遺址。河姆渡遺址是長江下遊新石器中期文化的首次發觀。它的發現,為研究當地新石器時代農耕、畜牧、建築、紡織、藝術等方面和中國文明的起源提供瞭珍貴的實物資料。在遺址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黑陶與幹欄式建築。這些遺跡都有力的說明瞭在7000多年前我浙江區域人民的勤勞智慧。
       “浙”裡不僅是7000年前的人民勤勞智慧,還有自漢以來的人才輩出。“浙”三大歷史文聞名於世之一——姚江文化。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譽,如“四先賢”(嚴子陵,王陽明,朱順水,黃宗羲),其中兩位還被列入中國十大思想傢(王陽明,黃宗羲)就比如四先賢,中國十大思想傢之一的王陽明先生小時候是這樣的: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時,他⼀本正經的問⽼師:“何謂第⼀等事?”⽼師吃瞭⼀驚,從來沒有學⽣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他看瞭看王陽明,笑笑,⼜思考瞭⼀會,才做出他⾃認最完美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官啊。”王陽明顯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他看著⽼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我認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年幼的王陽明便能說出如此遠大的志向,足可知他是如何被列入中國十大思想傢的道路瞭。
       “浙”不僅有傑出的思想傢,還有顆顆愛國的心。抗日戰爭期間,餘姚梁弄成為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的浙東抗日根據地的領導中心,中共浙東區委,新四軍浙東縱隊司令部,政治部等領導機關均設在梁弄。因而梁弄被設為“浙東延安”載入史冊。如今,梁弄更是成為瞭紅色革命基地,在鎮西側有座獅子山,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就坐落在這裡。紀念碑高18.5米,雄偉挺拔,碑正面為郭沫若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碑背後刻有餘姚市委市政府敬題的“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浙東地區為革命英勇獻身的烈士永垂不朽”。陵園正大門,兩側有大方柱兩根,柱上有“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對聯。從下往上第三層臺階前,立有紅色旗狀石碑,上刻毛澤東語錄:“成千成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瞭,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
       “浙”是文化豐富的,“浙”是人才輩出的,“浙”是赤膽忠心的……這就是浙江,我的第二個故鄉。


【征文】“浙”情 “浙”山 “浙”水 令我難忘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發現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站刪除!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