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壺口瀑佈作文
“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一首劉禹錫的《浪淘沙》道出瞭黃河的源遠流長,氣勢磅礴。而那年夏天,我來到壺口瀑佈,在心目中記錄下難以抹去的記憶。
乘著大巴車駛向陜西壺口鎮,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瞭陣陣雷聲,我心中一驚,怎麼,要下雨?卻見導遊笑道:“你們聽見那隱隱如雷的聲音瞭嗎?這就是壺口瀑佈。”原來是濤聲,怎麼就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瞭呢?我心中暗想,不免又對壺口瀑佈增添瞭一份期待。下瞭車,我騎上瞭一頭滿身是花的毛驢,走向那先聲奪人的壺口瀑佈。
近瞭,更近瞭,渾黃的河水從遠處一瀉而下,奔騰而來,在遠處,是一座座本該碧綠的青山,可是它們卻被黃河的霧氣遮蔽著,顯得朦朦朧朧,仿佛籠罩上瞭一層面紗。奇怪,瀑佈不是從高處落下,讓人們仰觀垂空的水幕,隻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地裡跌去,可是不知為何,總覺得它氣吞山河,給人深深的壓迫感。瀑佈並不寬,兩邊是高出二三米的石壁,與水的顏色形成漸變,把視野放到近處,黃河水沖擊著兩岸石壁,發出泠泠響聲,卻絲毫不減速,我隔著欄桿往下望,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就在我的腳下翻滾著,奔跑著,我目送它們,流向遠方。
大著膽子下到灘裡,那河如同一鍋正沸騰的水,浪沫橫溢,我猝不及防,被撲面而來的水汽澆瞭個渾身濕透,耳邊除瞭震耳欲聾的濤聲,什麼也聽不見,我扯著嗓門,好容易才要來一包紙,擦幹瞭那些令我睜不開眼的水汽,卻覺得幹瞭之後,身上是粒粒泥沙,我受不住黃河這熱情的招呼,狼狽不堪地逃離瞭。
河水排排湧來,氣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後擁,遇上石壁,排排黃浪霎時又碎成堆堆白雪,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藍,宇宙間仿佛隻有這水的存在。這時,太陽沖破瞭雲層,照在水上、石壁上,我忽然發現,那些順壁掛下,亮晶晶的如絲如縷的黃河水,竟收瞭那野性,多瞭幾分美感。“快看,彩虹!”順著媽媽的手指望去,透過濕漉漉的水霧,一條七色彩虹隱在其間,連接著天邊兩腳,從這頭望向那頭,她仿佛是從黃河裡生長出來的那樣,又似一個蒙上瞭面紗的美女,微笑著,矜持中帶著典雅,彩虹罩著水霧,水霧遮隱彩虹,如同一曲交響樂,好似一幅寫意畫。黃河之水還在奔騰著,那靜靜矗立的彩色橋梁為它增添瞭幾分靈動與生機。折返迂回,鉆石覓縫的它們仿佛是快樂的小精靈,笑著,鬧著,奔向遠方......
看罷水,當你細觀腳下之石,你又發現那些如鋼似鐵的頑物被水鑿得窟窟竅竅,我心中暗暗感嘆那看似柔軟的水也柔中帶剛,一個個光溜溜的大坑仿佛訴說著自己被寸寸剁去的經歷。常道柔情似水,觀罷壺口瀑佈,我才知原來那柔和寬厚絕非軟弱,原來水也可以這般怒不可遏。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來的文化在您這兒發源,您源遠流長,一瀉千裡;您博大寬厚,柔中帶剛;您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因為有瞭您,有瞭華夏的母親,才孕育出中華兒女如您的堅強,幾多風雨,幾多滄桑,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您造就瞭堅韌不拔的性格,您使我們在困難前迎難而上!
觀壺口瀑佈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