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大雁塔作文

八年級(國二) 2025-08-03 1141字 施天逸
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聞名中外的勝跡。我們慕名而去,跟隨熙熙攘攘的遊客,在這古代與現代相結合的景區流連。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北廣場。北廣場在大雁塔的腳下,...

  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聞名中外的勝跡。我們慕名而去,跟隨熙熙攘攘的遊客,在這古代與現代相結合的景區流連。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北廣場。北廣場在大雁塔的腳下,占地100多畝,是一個唐朝文化廣場。還沒進門,我就看到瞭十根高大筆直的柱子,他們就向十位巨人一樣守護著廣場。走進一看,柱子上還雕刻著一些古色的圖案,柱子上一條條長龍騰空而起,十分威武,在一片片祥雲的點綴下顯得栩栩如生。在廣場的東西兩側,有許多仿唐建築,紅色的屋簷下掛著紅色的燈籠。

  廣場的中心是音樂噴泉,音樂噴泉由八個大型噴水池組成,是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密密麻麻的出水孔佈滿瞭噴水池,噴泉隨著優美動聽的音樂噴出,在落日餘暉的照耀下顯得光彩奪目。噴泉如同會變魔術一般,有的像一面水墻,又像士兵向空中萬箭齊發;有的像蛇一樣扭動,又像飄動的絲帶;有的特別高,像放到空中的煙花,又像鯨魚噴出的水柱;有的像音階從高到低排列著,就像士兵聽著音樂這位將軍的口令,不停地變換自己的動作。當音樂柔美輕緩時,噴泉就像輕歌曼舞的少女;當音樂節奏快而強勁雄偉如萬馬奔騰時,60米高的水柱瞬間騰空而起,直入雲霄,整個場面氣勢磅礴,振奮人心。當水滴濺在水池裡時,一朵朵美麗的鮮花便綻開瞭笑臉。來到側臺觀看時,噴泉的水氣迎面撲來,落在我的臉上,感覺涼絲絲的。

  噴泉的最南邊便是著名的大雁塔瞭。大雁塔共七層,高64米,上小下大,據說是唐僧取經回來後翻譯經文的地方。傳說玄奘在取經路上迷失瞭方向,忽然天上掉下來一隻大雁,大雁往一個方向飛去。玄奘往那個方向走,果然走出瞭這個地方。後來玄奘就在大雁落下的地方修瞭一座塔。大雁塔雖然經歷瞭無數風雨,卻仍然巍然屹立在這古老的土地上。走進塔內,橫梁立柱和樓梯都是木頭做的。塔的底層四面有石門,門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畫面佈局嚴謹,線條遒勁流暢,非常精美。進入南門,洞壁兩側鑲嵌有多通明代題名碑,其中“名題雁塔,天地間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乃當時雁塔之風光寫照。此外,還有描寫玄奘輝煌一生的石碑。在塔內一側一層通天明柱之上懸掛著四幅長聯,寫的是唐代歷史人物故事。塔內還設有古塔常識及中國名塔照片展,展示瞭佛塔的起源與發展,佛塔的結構和分類。我們沿著樓梯往上爬,一層比一層空間小,每一層都有窗口。站在窗口往下望,古城美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這讓我想起“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詩。

  磚表土心,雖高不可攀,但“層層中心皆有舍利”。在唐代,新進士及第後,有大唐天子於杏園賜宴,於曲江宴會飲酒,與慈恩塔下題名等風俗活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曲江留影”和“雁塔題名”。塔座登道的東側漫磚處,平臥有一通玄奘取經跬步足記時所刻圖案,生動地反映瞭玄奘當年西天取經的傳說故事,以及他萬裡征途,始於跬步的奮鬥精神。

  大雁塔有1355年的悠久歷史,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雄偉的外表,古老的歷史,將永遠深深地印在中國人的心中



遊大雁塔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發現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站刪除!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