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李白的路上作文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瞭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餘光中這樣說他。李白,字太白,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名字啊!
剛開始知道李白,讀的第一首詩就是《靜夜思》,當時還在上幼兒園,隻是跟著老師念著。月亮是他作詩的對象之一,“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初月在十二三歲的李白看來,就是一彎明亮的月亮,是他的悠然灑脫情懷的表現。於是,追尋李白的路從這裡開始。
小學的時候,開始讀更多詩詞,“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詩中,他借月來寫峨眉這一個地方,展現瞭一幅千裡蜀江旅行圖。因此,我又有所感悟:寫景可以表現出一個人對某地的情感,即“一切景語皆情語”。
六年級,李白的《將進酒》更是給予我強烈的震撼。“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人生得意須歡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桀驁不馴,他奔放,他灑脫,他癡酒,他以此來消愁,多麼灑脫啊!那種豪邁的氣勢,回蕩在我心中。一讀,震驚;二讀,癡迷;再讀,無法自拔。這種豪邁的氣概,令我佩服,追尋著他,我也變得有點狂放,自信。
初中,才漸漸瞭解李白的出生,發現,竟是那麼神奇。他出身奇妙的素葉城,傳說他是天仙下凡,來得奇怪,於是他父母給他取名李白。他從小通讀百書《詩經》《論語》《老子》等,自小在父親李客的監督下,已全部學會。他生來就有天賦,父母親更是文人,再加上他後天刻苦讀書,他不成“詩仙”,何人成詩仙?
至此,不得不提一下李白的妹妹李月圓,她是一個敢於與哥哥一較高下的才女,心思細密,口齒伶俐,又是甚至還比李白略勝一籌。
至於他俠客那一段故事,我還未曾瞭解,我想,等內心靜下來後,再去迎接這段一定很神奇的,狂傲不羈的故事。
追尋這位“詩仙”的人生軌跡,或許能見證一段美妙的傳奇。追尋李白的路雖然漫長,但卻讓我沉浸其中,追尋他的路上,我把這一路盛世美景化作一幅幅令人仰望的畫卷,留在那集滿我汗水的本子中,不時盯著它們,發呆。
他的詩,帶給我意想不到的驚喜,這個驚喜是長久的,永不厭倦的,他就是詩仙李太白。
追尋李白的路上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