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刚把天空染成墨蓝,我们便踏进了慈溪上林坊老街。青石板路带着白日的余温,踩上去沙沙作响,两旁的木楼挂着褪色的雕花,飞檐翘角勾着渐暗的天光——这座看似古老的街道,却处处淌着热腾腾的生机,像一锅刚煮沸的糖水,甜香里裹着喧闹。
还没走到街心,鼻子先被勾住了。炸鸡腿在油锅里“滋滋”地唱着歌,油花蹦跳间,金黄的脆皮慢慢鼓起,泛着琥珀色的光;杂粮煎饼的师傅手腕一旋,面糊“唰”地铺满铁板,竹蜻蜓转几圈,就成了张薄如蝉翼的圆饼,抹上甜面酱,裹上脆片,香气能飘出半条街;烤冷面的摊主颠着铁锅,面条在火焰上翻卷,鸡蛋液晕开的瞬间,混着洋葱的辛香漫过来……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栋间,这些食物的香气钻来钻去,像在玩捉迷藏,又像在热情地招手,让人刚迈过门槛,就跌进了人间烟火最盛的地方。
抬头时,已被一片光海抱住。街道上空挂满了灯笼,红的像熟透的柿子,沉甸甸地坠着暖;橘的似秋日斜阳,把光线揉得软软的;黄的若初升的星辰,亮得清清爽爽。它们一串挨着一串,顺着街道蜿蜒,像一条流淌的光河,不仅照亮了游客脸上的笑——有孩子举着棉花糖的满足,有情侣并肩的亲昵,有老人眯眼打量的温和——还温柔地淌过檐角的雕花,把那些缠枝莲、如意纹都照得清清楚楚,仿佛在给老建筑的皱纹描上金边。
人潮是这条街的心跳。我们随着人流慢慢挪步,像溪水里的鱼,被温柔地推着向前。耳边的声音热闹得像开了场音乐会:商贩的吆喝带着底气,“刚出炉的糖糕,热乎嘞!”;讨价还价声透着机灵,“便宜点嘛,下次还来”;朋友间的笑闹脆生生的,“你看那个糖画,像不像你家猫咪?”;孩童的尖叫裹着糖味,“妈妈,我要那个兔子灯!”……这些声音搅在一起,不吵,反而像团温暖的棉絮,把人轻轻裹住,连脚步都变得慢悠悠的。
青石板缝里,藏着老街的记忆——或许是几十年前,某个挑着货担的小贩在此歇脚;或许是哪对恋人,曾在灯笼下说过悄悄话。而此刻,灯笼依旧亮着,只是照见了更多新鲜的脸庞。它用青砖刻着往昔的故事,又用灯火点亮着当下的欢喜,像位慈祥的老人,一边守着旧时光,一边笑着看新日子。
离开时,衣襟上还沾着点烤串的孜然香。回头望,光河依旧在流淌,人声依旧在起伏。忽然懂了那句“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大概就是这样吧,老街用它的青砖、灯笼、食物香,还有那些琐碎的声响,把奔波的疲惫、心头的烦忧,都轻轻抚平了。
若你得闲,不妨来走一走。踩着青石板,闻着食物香,让灯笼的光落在肩头,听老街在晚风里,慢慢讲一段属于你的、带着烟火味的故事。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