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的殿堂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以智慧为针,耐心为线,细心地缝合着学生们学习路上的每一处裂痕,她便是我心中的“华佗”——王老师。
王老师有着瓷娃娃般白皙的皮肤,在阳光下仿佛裹着一层会发光的糖纸,亮得晃眼。那张圆圆的脸蛋,润得像刚出锅的糯米团子。她总是梳着一个冲天发髻,就像一朵炸开的墨菊烟花,每走一步都跟着晃几晃,活力能把整个校园都点燃。她笑起来嘴角都翘到耳根,那笑容像春日暖阳似的,还带着特效光晕,治愈力直接拉满。
在学习上,王老师就像华佗一样,作文里不通顺的句式、古诗背诵时混淆的意象,她扫一眼就能“诊断”出问题所在。紧接着,她会针对性地开出“良方”——或是一段修改示例,或是几句记忆口诀,帮我们轻松修补好学习上的漏洞。
在生活里,王老师更像华佗,总能用最温柔的方式,悄悄帮我们解开心里的“小疙瘩”。记得前阵子我和好朋友因体育课上的小摩擦闹别扭,谁也不理谁,上课也没有心思听讲,连空气中都透着“冷战味儿”。王老师一眼就看穿了我们之间的“不对劲”,午休时轻轻招了招手,把我们叫到了身边。她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是从粉笔盒里捏起两支彩色粉笔,在黑板最不显眼的一角慢慢画:先画了个耷拉着脑袋、嘴角撇成“月牙”的小人,那皱眉的样子像极了上课时走神发呆的我,旁边又画了个背对着小人的身影,在两个小人中间画了道细细的“墙”,又在“墙”旁边画了两只紧紧握在一起的小手。我俩抬头看着黑板,一开始还绷着脸,可是看着那两个幼稚又真实的小人,鼻尖突然一酸,又忍不住笑了。王老师笑着敲了敲黑板上的“墙”,声音软乎乎的:“你看这‘墙’多薄,轻轻一推就倒啦!心病还需‘笑’来医,快去把‘墙’拆了吧!”听着王老师的话,我心里那点残留的小别扭像被温水泡开的糖块,慢慢化了。转头看王老师,她正靠在讲台边看着我们,嘴角弯着温柔的笑,阳光落在她的发梢上,暖融融的,那一刻,我觉得她画在黑板上的不是粉笔小人,是悄悄钻进我们心里的小太阳,把所有的小别扭都晒得暖暖的。
这就是我们的“华佗”老师,她不是医者,却用知识为笔,温柔为药,治愈我们的“知识贫乏症”,抚平我们成长的褶皱。这位“华佗”老师,就像藏在童年里的一束光,温柔了时光,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每一步路。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