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傍晚,天边还染着夕阳的余晖,月亮却已悄然爬上天幕。暑气渐散,凉风习习,我和妈妈来到候青江边,漫步在干净整洁的绿道上。
走到中梁首府的大门口,妈妈忽然停下脚步。我好奇地问:“妈妈,怎么不走了?”她看了看我,笑着说:“三十年前,我就住在这附近。时间过得真快,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样。”我连忙拉住她的手说:“我知道你小时候跟外婆住在棉纺厂宿舍,没想到就是这儿呀!”妈妈轻轻拍了拍我的头,回头望着候青江,感慨道:“是啊,那时候我常来江边玩。不过一到汛期,可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我牵着妈妈的手,在江边的长椅上坐下,仰起头,静静听她讲述童年的往事。
妈妈上幼儿园时,就跟着外婆住在棉纺厂的宿舍楼里。她说外婆的宿舍在一楼,楼道又矮又挤,常年没有光照,连开门锁都得摸索半天。可即便如此,那已经是当时候青江两岸最好的住房了——其他沿江大多是一片片低矮破旧的瓦房。最让人害怕的是雨季。台风呼啸而来,不仅江水倒灌、道路淹没,瓦片被掀、房屋倒塌也是常有的事。有一回连续下大雨,妈妈半夜被外公摇醒,发现屋里的水已经没过脚踝。全家来不及害怕,连夜逃出了宿舍。第二天回来一看,最深处的积水已到大人的腰际,家具和来不及带走的物品都泡在水里,其中包括妈妈最喜欢的一个洋娃娃。她笑着说,当时抱着那个被水泡得发黄发臭的娃娃,哭了很久。
“那时候没有‘防洪神器’吗?”我眨着眼睛问。“当然没有啦,九十年代初,面对这样的洪水,我们能做的非常有限。”妈妈回答,“但现在完全不同了。经过姚江流域十多年的水利建设,候青江不仅河道拓宽、堤坝加固,原来的水泥厂、棉纺厂地块也全部拆旧建新,路基整体垫高。再加上‘防洪神器’的保护,洪水再也侵袭不到这片土地,大家再也不用半夜逃难了。”“对了!”我激动地接话,“爸爸跟我说过,我们的候青江、中舜江、最良江都属于浙东运河余姚段。2014年,包含浙东运河的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余姚人民为了保护好大运河文化遗产,这十几年来一直在坚持做防洪水利和治理工作。妈妈,你可是亲眼见证运河两岸变化的人啊!”妈妈望着我,含笑点头。
不知不觉,月亮已升上头顶。我和妈妈手牵手,沿着江边的绿道往回走。候青江水微微泛起涟漪,两岸灯火璀璨,高楼林立,远处不时传来老人们开朗愉快的笑声……这江边的夜晚,多么美好。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