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周记本 > 小学 > 六年级 > 我们的母亲河——姚江作文750字

我们的母亲河——姚江作文750字

2025-09-15 02:09

“轧轧橹声急,苍苍江日低,吾行有定止,潮汐自东西。”这首《泊姚江》出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之手,作于庆历七年他赴任鄞县县令途中。当年27岁的王安石乘船沿浙东运河而行,途经余姚姚江,被这里的山水之美所触动,结合自身赴任的抱负与体察民情的思考,写下了这首意蕴深远的诗篇。

清晨,姚江上薄雾如纱,轻轻笼罩江面。波光粼粼之中,早起的白鹭掠过水面,留下圈圈涟漪。姚江的美,并非惊心动魄的壮阔,而是温润如玉的从容。

踏上通济桥宽大的石阶,时间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北宋。依稀间,似乎还能听到两岸小贩的叫卖声、往来船只明快的摇橹声。走向舜江楼,拾级而上,跨过漆红高大的门槛,厅内陈列着历代治理姚江、修建舜江楼的图文介绍。倚靠在楼台的窗边俯瞰姚江,真可谓:“舜江楼上一徘徊,四面云山锦障开。”望着江水缓缓东流,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感慨。

然而姚江给予我们的,远不止于风景。它见证了王阳明在江畔悟道的心路历程,“知行合一”的智慧至今仍映照江水;它哺育了严子陵“不事王侯”的高洁品格,那淡泊名利的清风,仿佛仍在江面回荡。

姚江之水,流淌的是历史,承载的是文化,孕育的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妈妈说:“孩子,你别看这条江如今清澈透亮。我小时候,水面上常漂着水葫芦,一条条死鱼浮在岸边,靠近就是一股难闻的臭味。”

如今,姚江府前路这一段新开发了阳明古镇景区,原本的老式特色建筑经修整得以保留,既传承了传统风貌,又注入了新元素,开设了许多特色店铺。新与老的融合,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更重要的是,在市政府的重视下,姚江的水体与周边景观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对于我们这些住在江边的居民来说,保护姚江及其周边环境,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耳畔仿佛回响着“轧轧橹声急”的往日繁华,眼前展现的是“四面云山锦障开”的秀美与开阔,心中怀揣着四大先贤留下的坚韧品格。承前人之志,启姚江新程,聚千年灵气,耀浙东文明。

看了我们的母亲河——姚江,你可能喜欢看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