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运河,是一部流淌的史书,承载千年岁月,静观沧桑变迁;一座古桥,如同一道架起的时光通道,矗立于江水之上,默默凝望古今往来。我说的这条河,是浙东大运河余姚段,我们都亲切地称它为“姚江”;而这座桥,便是始终守护着姚江的通济桥。
姚江作为浙东运河余姚段的核心,全长约86.8公里,早在2014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的故事,要从很久以前讲起:春秋末期,越国先民开凿出运河最初的雏形;至东晋时期,河道终于全线贯通。自那时起,余姚的杨梅沿河运往中原,精美的瓷器藉船远行,让这里的文化被更多人所知晓。不仅如此,姚江两岸还隐藏着诸多“历史密码”——井头山遗址、河姆渡遗址静卧其间,默默讲述远古先民的生活痕迹;江边的舜江楼,已看尽了千年的日升月落。更令人骄傲的是,姚江之畔、龙泉山下,是一代圣人王阳明的出生地,仿佛连江水都浸润着书香文脉。
奶奶常跟我讲她记忆中的姚江:那时江边住着许多人家,天刚蒙蒙亮,就有人端着米盆到江边淘米。妇女们提着菜篮、带着衣物,在石阶上一边浣洗一边闲聊,场面热闹非常。天热的时候,男孩子们扑通跳进姚江游泳,欢快的水花能溅得好远。那时江边还建有一些工厂,岸边的房屋多以木构为主,墙面或是青砖,或是夯土,不高,最多三四层,却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如今的姚江,早已焕发新颜。江水清澈,阳光洒落,宛若浮动的碎银,微风拂过,泛起轻柔的涟漪。每天清晨或傍晚,总有老人沿江散步,也有人迎着江风打太极、跳广场舞;一到夜晚,江边的灯带渐次点亮,将岸边的奇树、远处的楼宇倒映水中,美得如同画卷。若是走到乡村段的姚江,则又是另一番意境:村民的房屋虽已翻新,却仍保留白墙黑瓦的传统样貌。夜晚灯火温柔,四周宁静安详,比城市更多了几分质朴与温暖。
从奶奶的童年到现在,仿佛才几十年光阴,姚江两岸已从“旧日模样”蜕变为“时代新画卷”。凝望着流淌的运河,端详着日益美丽的家乡,我才真正明白:时光不仅书写在史册之中,也藏在姚江的粼粼波光里,藏在我们一天天变得更美好的生活里。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