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先生的书,游先生的故居。”怀着对鲁迅先生童年生活的好奇,我和家人一起走进鲁迅故里,探寻那位文坛巨匠儿时的天地。
刚到故居门口,就看见一块大石板,上面刻着鲁迅先生的样子——他握着烟斗,眼睛望得远远的,好像在想什么心事。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像穿越到了一百年前,连空气都变得沉甸甸的。
从游客中心进去,先到了德寿堂。这是周家办大事的地方,屋顶挂着一块匾额,金黄的字体在光影中流转,透着几分肃穆。屋里的木椅雕着花纹,好像藏着好多故事;两张八仙桌摆得整整齐齐,墙上的仙鹤图与对联相映成趣——果然不负清朝大户人家的气派。
穿过长廊,就到了鲁迅先生的卧室。从木窗往里看,床和桌子还摆在原来的地方,像从来没动过。听说,他就是在这里写下了第一篇小说《怀旧》呢!再走过一条小过道,是鲁迅妈妈和奶奶的房间。两张床安安静静地放着,靠窗的是妈妈的,另一张是奶奶的,时间好像在这里停下了,连灰尘都落得轻轻的。
走出卧室,路过一小块空地,就到了厨房。那口大灶真有意思,“垒起七星灶,烧开三江水”说的就是它!大铁锅用来炒菜做饭,旁边的小锅专门熬汤温酒,原来“开小灶”是从这儿来的呀,太有趣了!
最让我激动的是百草园!课本里写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在这里都有了具象的模样,一一可寻。夏天的百草园更热闹了:红辣椒像小灯笼挂在枝头,紫茄子躲在叶子后面,南瓜藤爬得老远,绿得发亮……哎,泥墙根在哪儿呢?哈哈,在菜园南边!细细的根须扒在墙上,使劲儿往上长,真顽强。看着这片园子,我好像看见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在石井栏上跳来跳去,多开心啊!要是换成我的话,我一定爬到树梢上摘几个皂荚来洗手!
想知道三味书屋的故事吗?沿着青石板路走,过了石桥,跨过小河,岸边的乌篷船晃啊晃,像在唱古老的歌。再往前就是寿镜吾先生家,从黑油竹门进去,第三间就是鲁迅上课的地方。我一眼就看到了书房西北角的小书桌——哇!桌角真的有个“早”字,藏在右下角!讲解员阿姨说:“鲁迅小时候一次迟到,被老师批评了,就刻了这个‘早’字提醒自己。那时候他每天还要早起,帮爸爸抓药呢!”
对了,还有鲁迅纪念馆,里面讲了他一辈子的故事,能看到他怎么用笔写出那么多厉害的文章,一定要去看看。
夕阳西下,我们该离开绍兴了。虽然舍不得,但心里装满了收获。鲁迅先生就像一束光,点亮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永远不会熄灭。也许我成不了“第二个鲁迅”,但这次旅行让我爱上了文学,也学会了多想想身边的事——这些种子,已经悄悄在我心里发芽啦。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