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尋味作文
又是一年草長鶯飛,又是一年踏春季。“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每每讀到這句詩,鼻間驀然盈滿瞭艾的香氣。
早餐時間,因為嫌買來的青團沒有正宗的艾香味,吃貨媽媽便開始她的風風火火模式瞭:“兒子,走,跟我一起摘艾草去……”
來到甬江街道那片油菜花田,其實這一帶已經打造成一個公園瞭,很多人會來這兒看油菜花拍照。“小鬧同學,還記得艾草長什麼樣嗎?”媽媽邊走邊開始考我瞭。這還真不好回答,隻記得我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去北侖掃墓時和奶奶媽媽一起摘過很多的艾草。回來後我們還用這些艾草做瞭青團。至今我還記得那濃濃草味香的青團呢。望著一片黃色的花海,我心裡不由地嘀咕起來:“這麼大一片地,我該怎麼找到艾草呢?”就在我們剛要跨過一個水溝,踏進油菜田裡的時候,千度近視眼的老媽居然興奮地朝水溝邊上一指,跺著腳嚷嚷著:“哎呀,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艾草啦,那幾株都是。”她如此誇張的反應,讓人覺得她鼻子上的眼鏡果真是沒有白戴。
靠近水溝的濕地有一些長得茂盛的艾草,它們一棵棵挨挨擠擠,密密麻麻地沿著水溝鋪開來,像是在向我們展示它們的生命活力。我迫不及待地抄起剪刀就想連根把艾草挖起。“哎,手下留情啊!哪有你這樣拔艾草的呀。”媽媽蹲下身來,立刻示范給我看。隻見她用手指掐斷瞭艾草的上部分葉子裝進瞭塑料袋裡,沒有把艾草的根拔起來。“看吧,這樣就可以瞭,收起你的剪刀。”媽媽丟給我一個塑料袋,示意我趕緊“包圍”這塊小小的艾草圈。而她則繼續去其他領地探草去瞭。因為照她的算法,這些艾草遠遠不夠外婆包幾個青團。
水溝的田頭似乎是艾草很喜歡呆著的地方。這裡的艾草,矮小而零散,植株還沒長高,葉薄,仔細看,葉的背面隻有一層薄薄的青絨。媽媽告訴我,這是野艾草,葉子還很嫩呢,若是到瞭端午,有些山裡頭種著的或是野生的艾草會長到齊腰高,綠柔柔的織成一片,密密匝匝的才好看。那時候也是端午盛行掛艾草的時節。可惜,我沒見過那麼高,那麼多的艾草。
挖艾草這活不好幹。得先學會辨別真假艾草,我傢奶奶經常在傢裡熏艾條,所以我記住瞭那股獨特的味道。聞著艾味,我就能輕易地分辨眼前的草是不是艾草瞭。可麻煩的是,我還得時不時提防著在我頭頂上轉來轉去的蜜蜂們,有幾次還差點跌進水溝裡。當我倆拎著一小袋子艾草回傢後,外婆和奶奶幫我們重新篩選瞭一遍。這裡面除瞭被我們誤請進“艾草營”的不知名的野草外,其餘的都是野艾草瞭。野艾草的氣味濃瞭些,我使勁嗅瞭嗅,對,就是這種春天特有的味道。
至於該怎麼利用好這些艾草呢,哈哈,那就交給我能幹的外婆嘍!
踏青尋味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