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向陽 溫暖前行作文
“平凡的我們,一身雨雪風霜不問去哪,隨四季枯榮依然,迎風歌唱。我們啊像種子一樣,一生向陽……”
當電視劇《人世間》的主題曲再次響起的時候,坑坑窪窪的爛泥路,三三兩兩的自行車,錯錯落落的小院,低低矮矮的平房,一傢人,在嘮嘮叨叨中,濃鬱的人間煙火氣,撲面而來。竟然有好長一段時間,一直沉浸在那個年代,那個穿著補丁衣服且記憶深刻的年代,熟悉的場景讓我憶起那時候的苦與樂。
父親出生於解放前夕,與同代人大多數人一樣,傢境貧寒,生活極其艱辛,八歲失去母愛,十八歲又失去父愛,住的是茅草房,六十年代的一場無名大火,又把父親僅有的茅草房燒瞭個精光。我無法想象父親當時過的是怎樣的日子。或許也正是這苦難的生活,歷練瞭父親堅強自立的性格,磨礪出堅韌不拔的精神。
父親年輕時學醫,是方圓十裡遠近聞名的“赤腳醫生”,也帶瞭幾個徒弟,非常瞭不起。從我有記憶開始,父親的醫術是方圓10多裡的人所欽佩的。那時候有很多村民半夜三更敲門來請老爸去看病,無論嚴寒酷暑,父親從不推脫。那時候沒有自行車,有時來回需要走一個多小時,父親從無怨言。父親常說:“治病救人,能幫則幫,與人為善,一生平安。”
父親為人正直,善良,從不貪心,總是為別人著想。17歲做瞭村倉庫記錄員;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24歲做瞭赤腳醫生;42歲當上瞭村長。父親對待工作始終滿腔熱忱、認真負責。記憶中,父親很忙很忙,一年365天,從來沒有閑著。他常常走傢串戶,一邊幫村民排憂解難,一邊幫村裡人看病。
父親的傢教很嚴。從小到大,我們姐妹仨都懼怕父親,父親在我們心中是神一樣的存在。小時候,隻要父親的一個眼神就足可以讓我們姐妹仨乖乖做到食不言寢不語。父親用生活的現實事例告訴我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想要跳出農門,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我是由衷的佩服父親的遠見卓識,我們兄妹仨能跳出農田,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完全是父親獨到的見解和決策,在八十年代思想並不開放的時期,很多同齡的孩子小學畢業就下田幹活,而父親時時不忘敦促我們讀書學習。
或許是小時候出於對父親的敬畏,長大後出於對醫生的敬仰。姐姐和哥哥都選擇學醫,做醫生也是我兒時的夢想。父親在我初三的那年告訴我,傢裡學醫的有兩個瞭,你就做一個老師吧!老師也一樣可以“救人”。那一年,當費翔的“冬天裡的一把火”熊熊“燃燒”到我們的小村子的時候,父親獎勵我順利考進餘姚師范,買來瞭村裡第一隻彩色電視機。當激昂的歌聲和父親熱情的招呼聲在四鄰八舍間蕩漾開來的時候,父親的笑容更燦爛瞭。父親騎著他28寸的永久牌自行車,車後側馱著一隻小藥箱。風裡雨裡的父親,脊背挺得更直瞭。
“我們啊像種子一樣,一生向陽……”彼時,我們的心中都有一顆種子,它已悄悄發芽,一直埋藏在我們心中,那是父親幫我們種下的。父親一直告訴我們:與人為善,一生向陽。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小事做好瞭就是大事,簡單做好瞭就不簡單。這也是電視劇《人世間》裡的經典語錄,看著想著對比著,我便覺得父母也在劇情中,我也在劇情中。於是,在感同身受、情感共鳴中,我的傢情與劇情便是渾然一體。
父親一生向陽,溫暖著身邊的人,也深深影響著我們。如今最能安慰父親的是我們三兄妹都成傢立業,姐姐和哥哥奮戰在防疫第一線,而我則站在三尺講臺愉快地做著孩兒王。更欣慰的是,我們的下一代,依然延續著父親的傢風。父親的孫子和外孫都選擇瞭學醫,走上瞭從醫之路。
一生向陽,溫暖前行。父親就像一棵大樹一直引領著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努力工作著,幸福生活著。這也是我父親,一個擁有著55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最欣慰的事瞭。
一生向陽 溫暖前行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