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桑葚季作文

作文 2025-07-06 1978字 林楓雁
又是一年桑葚季 又是一年桑葚成熟的季節。 桑葚每年4-6月果實成熟,味甜汁多,是人們常食的水果之一。桑葚營養成分豐富,有粗蛋白、遊離酸、多糖、維生素、紅色素、人體必需的氨...
又是一年桑葚季
又是一年桑葚成熟的季節。
桑葚每年4-6月果實成熟,味甜汁多,是人們常食的水果之一。桑葚營養成分豐富,有粗蛋白、遊離酸、多糖、維生素、紅色素、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人體缺乏的鈣、鐵、鋅、硒等礦物質,具有增強免疫力、促進造血細胞的生長、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桑葚可入藥,據唐朝的《唐本草》記載:桑葚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有滋陰補血作用,並能治陰虛津少、失眠等。現代醫學也通過臨床證明:桑葚有很好的滋補心、肝、腎,及養血祛風的功效。對降脂和減輕神經衰弱、動脈硬化、耳聾眼花、須發早白、內熱消渴、血虛便秘、風濕關節疼痛均有顯著療效。據美國約翰·佩珠托領導的研究小組的實驗發現,桑樹含有抗腫瘤物質白藜蘆醇,有抗癌作用。
看來桑葚不僅味美,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小小的桑葚,也得到瞭古今文人騷客的贊美。《詩經》中說: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說的是桑樹葉子未落時,綴滿枝頭綠萋萋。哎呀那些斑鳩兒,別把桑葚吃嘴裡。歐陽修在《再至汝陰三絕》中也說道:黃栗留鳴桑葚美,紫櫻桃熟麥風涼。朱輪昔愧無遺愛,白首重來似故鄉。
桑葚之於我,更是一些難忘的記憶。
我傢的老屋後面有一塊不大的自留地,呈斜斜的梯田狀。父母親總會在其上按四季時令種些糧食作物,時而種些番薯,時而種些玉米,時而種些豆類,時而種些茄子……田地的外側就是深約百來米的懸崖,每次去地邊,我總是小心翼翼的。但是即使心裡再恐懼,每年的這個季節,總是擋不住我去小小的冒險。因為就在自留地的外緣的懸崖上,長著一顆矮矮的桑樹。這棵樹哪來的,我現在已經記不起來瞭,我想我當初應該是問過父母的。現在想來,在這種地方的樹,應該不是人工種植的,更多的可能是野生的。它的枝幹長得歪歪扭扭,在懸崖邊上這種貧瘠的土地上生長,應該也是相當艱難的吧?當滿樹結滿的桑果成熟時,我總會偷偷地爬到樹上去采摘。在樹上先飽嘗一頓,然後再摘一些下來帶回傢。在那個水果缺乏的年代,這些無疑是我們童年的美味。
稍長,外出求學,我傢也搬離瞭老屋。那年暑假回傢,應該是畢業工作之前的最後一個暑假。那天酷暑難耐,我吹著電風扇,坐在房門口看書。陽光白晃晃地反射進來,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看書倦瞭,我不經意間抬起頭,霎時愣住瞭。一個顫顫巍巍的老人,提著一個竹編的籃子,籃子上蓋著幾片碧綠的葉子,非常醒目,她朝我走來,已經快到門口瞭。沒錯,她是我的奶奶,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我當時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心疼,我叫瞭奶奶,並把她攙進傢裡,大聲呼喚我的父母,告訴他們奶奶來傢瞭。奶奶滿頭大汗,全身都已經被汗水濡濕瞭,臉上泛著不屬於健康的潮紅,我知道那是熱的,我真擔心奶奶會中暑。這個世界上,奶奶是最疼我的人瞭,某種意義上說甚於我的父母。她知道我從小喜歡吃桑葚,所以這次特意摘瞭一籃給我送來。我不知道她是怎麼爬上那顆歪歪扭扭的桑樹的,是如何一顆一顆摘下這些桑葚的,又是如何步行將近20公裡走到我傢的,其間還有許多高高低低的山路。奶奶告訴我日頭還沒那麼高的時候她就出門瞭,可是她到我傢的這一刻,卻已經是午時瞭,我們那時有沒有吃過午飯,我現在有點模糊瞭,但是感覺印象中是已經吃過瞭,因為依稀記得當時我是把父母從午睡的清夢中叫醒的。我責怪她怎麼不坐車,但是我也知道,奶奶節約瞭一輩子,辛苦瞭一輩子,隻要她還能走,她是不會掏錢去坐車的。這一籃桑葚,我已經忘記瞭它的味道,想來應該是非常甜的,但是抬頭看見奶奶的那一幕,至今想來,仍然讓人淚濕眼眶。
最後一次摘桑葚的記憶,留在瞭遙遠的大西北。那年我援疆到瞭阿克蘇,恰逢雙休,恰逢桑葚成熟季,幾位援友相約去摘桑葚。忘瞭那地方叫什麼瞭,也許是阿瓦提,也許是柯坪,也許是別的什麼地方。印象中好像那裡有一條河,也有可能是一條溝渠,河邊或者說溝渠邊有很多的葡萄架,還有一座林則徐的雕塑。一開始我覺得很意外,因為提起林則徐,大多數人想起的都是他虎門銷煙的壯舉。那麼,虎門銷煙後,他又去瞭哪裡呢?答案就是新疆。林則徐在虎門銷煙後被道光皇帝革職,“從重發往伊犁,效力贖罪”。道光二十一年,也就是1841年7月14日,林則徐開啟新疆之旅,流放生活一去就是三年,他應該算是我們援疆工作的拓荒者瞭吧?在這三年裡,林公以他“茍利國傢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堅定信念,在當地開荒墾田、興辦水利、加強塞防……造福瞭新疆各族人民,他至今仍為人們所感念、傳頌。但是他當時開墾的是惠遠城東的阿齊烏蘇荒地,修建的是龍口工程,這些都在北疆,在南疆怎麼會有他的雕塑呢?也許是我記岔瞭吧?不過從鑒於林則徐捐辦阿齊烏蘇荒地“尚為妥協”,處置比較得法,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也就是1844年12月8日,經軍機處傳旨,“諭林則徐前赴回疆各城查勘地畝”看來,也有可能是查勘各處荒地的時候,林則徐到過這裡。
摘桑葚的過程經過瞭這麼多年,已經忘得差不多瞭。依稀還有印象的就是因為摘瞭很多,也吃瞭很多桑葚,我們的衣服上沾滿瞭黑紫色,手指也變成瞭黑紫色,嘴唇上,甚至舌頭上也都變成瞭黑紫色。那裡的桑葚特別大,是我見過最大的瞭,足有我們平時見過的兩到三倍大小。回來的路上,抬頭看到天空很藍,兩旁盡是高大的白樺樹,綠蔭搖曳,迎著夕陽的餘暉,讓我由衷感慨生命渺小,活著真好。也許牧民們豁達的胸懷就是在這樣廣袤的天地中養成的吧?
物以寄情,小小桑葚,帶來的不僅是味蕾的享受,還勾起瞭生命中不期而遇的回憶,葚好!甚好!
(2022年5月4日星期三)


又是一年桑葚季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發現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站刪除!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