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四明帝印璽作文

八年級(國二) 2025-07-11 811字 戴佳諾
“十裡煙波九洞天,山藏靈秀水藏仙”。據民間描述,錦繡四明山的懷抱之中,人傑地靈的梁弄古鎮,珍藏著一塊“錦繡四明的帝印璽”。抱著好奇的心情,我探究瞭錦繡四明的帝印璽...

  “十裡煙波九洞天,山藏靈秀水藏仙”。據民間描述,錦繡四明山的懷抱之中,人傑地靈的梁弄古鎮,珍藏著一塊“錦繡四明的帝印璽”。抱著好奇的心情,我探究瞭錦繡四明的帝印璽到底是什麼東西?尋尋覓覓,我終於恍然大悟:錦繡四明的帝印璽,原來是一塊糕——梁弄大糕。

  為什麼把梁弄大糕稱作帝印璽呢?一是形狀,梁弄大糕非常像一塊印璽,方方正正。二、梁弄大糕上必須蓋印,紅色的印,紅色字樣有“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等。頗有印璽之形象。我還身體力行,制作瞭梁弄大糕,從大糕的制作過程瑣見其帝印璽的形成。

  一、選材

  大糕的選材極其嚴格,原材料中最重要的是米、豆、糖。最初的大糕,米是梁弄單季稻中的粳米,豆是四明山當地的豇豆,糖是四明山番薯釀造的黃糖。米碾粉,豆做豆沙,豆沙拌糖。這樣的大糕才能甜而不膩,唇齒留香,老少咸宜。

  二、篩粉

  篩粉是大糕制作過程中打基礎的一步。將米粉加少量的水,拌勻,用篩網篩進大糕框裡(大糕定型的模具,通常三根定木,一根可拆掉,靈活)篩粉時用手輕輕拍打篩子,在大糕框上畫圓圈,盡量均勻的填滿模具。

  用類似竹尺的工具將篩好的米粉刮平,填不滿沒有關系,在雕空時多餘的粉可以填補。

  三、雕空、填餡

  同樣是竹尺但多瞭四個凸起的竹片,按照刻度線插入平整的米粉中,移到下一個刻度線,手腕稍一用力挑挖出四個小格。將豆沙餡用工具擠入挖好的十六個小格中,這道工序,極考驗制作人對量的把握,多則漏少則空,要白色的米粉下隱隱約約透出呼之欲出的豆沙餡,才恰到好處,填餡過後,再篩上一層薄薄的米粉覆蓋。

  四、加印、蒸糕、加青箬

  印板裡抹一層粉,對準每一排小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拿起小木錘重重敲幾下,使粉完全脫落紅紅的印章鮮艷奪目。

  把大糕在三角架上蒸十五分鐘,出籠。把整盤大糕翻轉鋪上青箬葉。大糕夾雜糯米的甜香與青箬葉的清新。

  梁弄大糕早已列入餘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印入幾代人的味蕾。時代在變,傳統文化創新與繼承,各式各樣的口味層出不窮,最初的味道是白面紅字的豆沙餡。

  它是獨屬於餘姚人的技藝,四明山裡的風土鄉情!



錦繡四明帝印璽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發現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站刪除!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