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誉为“诗圣”,留下无数千古名作,半生却栖身于一间茅屋中。而这茅屋留给他的并非只有苦难,还有一扇让他凝视苍生,感叹人间冷暖的窗。
当我站在杜甫草堂前,看着那朴素斑驳的屋舍和那稀稀落落似塌非塌的茅草顶时,心中感概万千:是对他早年壮志满怀,因安史之乱流落蜀地的疼惜;是对他生活困顿仍豁达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叹服;是对他虽身处乱世却仍心系苍生的震撼,更是对他身居远地,却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家国情怀的敬佩。
恍惚间,我抬头再望向这茅屋,堂中仿佛又出现了一人:他两鬓斑白,衣衫破烂,却仍含笑挥毫,在墙上题下一行行诗句。茅屋的模样虽已改了千番,可杜甫的气概,却在这草堂里代代留传。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轻吟着这篇诗章,我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感受着杜甫面对群童偷走茅屋草顶时的无奈,而杜甫也只写下"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来叹息。寒雨里,杜甫的茅屋已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可他心中念的仍是天下寒士的冷暖。这份在苦难里装着苍生的深情,怎能不令人动容?
杜甫,一位悲悯而豁达的诗人。在这茅屋中,他以智慧的双眼俯视芸芸众生,用动人的笔触写尽人间冷暖,这大抵就是“诗圣”与常人的不同吧:身处寒舍,心向苍穹。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