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周记本 > 小学 > 三年级 > 撮罗子下的火与光作文700字

撮罗子下的火与光作文700字

2025-10-29 11:55

撮罗子下的火与光

国庆假期,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路向北,走进了黑龙江和内蒙古的怀抱。我们深入大兴安岭深处,来到鄂温克人的驯鹿营地。那里的天空像被洗过一样蓝,空气里有松脂的清香,还有泥土的湿润气息。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希楞柱——鄂温克人传统的家,也叫撮罗子。它像一座稳稳站立的尖顶帐篷,在森林里安静地呼吸。

驯鹿在林间踱步,铃铛轻轻作响,像在给森林演奏乐曲。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撮罗子的皮面上,闪着温暖的光。我用手摸了摸皮革,粗糙却柔软,像岁月留下的皱纹。

后来,我们坐上了开往呼伦贝尔的火车。没想到,在火车上,我们竟然亲手制作了一座迷你撮罗子。先把小木棍错落有致地摆成一个“火堆”,作为中心;再用几根长木棍搭成锥形的骨架,像撑起一片小小的森林;接着铺上柔软的皮革,安装上皮革门帘;最后用彩色的皮革细布条包边,并用小布块装饰,让它像穿上了节日的新衣。

指尖传来皮革的温度,耳边是木棍轻轻碰撞的声音,鼻尖萦绕着淡淡的皮革香。那一刻,我仿佛听见撮罗子在低声说话:“我来自森林,也来自鄂温克人的智慧。”

回想在驯鹿营地亲眼所见的撮罗子,博物馆里静静陈列的撮罗子,还有我手中这一座亲手制作的撮罗子,我的心里像燃起了一团温暖的火。它们是不同的——一个在风中呼吸,一个在灯光下微笑,一个在我的掌心里跳动——但它们都有相同的名字,相同的灵魂。

撮罗子是鄂温克人的家,也是非遗文化的火种。它需要被看见,被了解,被传承。就像森林里的每一棵树,只有大家一起守护,才能长成一片参天的绿色。

当我把亲手做的撮罗子装进背包时,我悄悄对它说:“我会把你带回家,也会把你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因为我知道,只要火还在,光就不会熄灭。

看了撮罗子下的火与光,你可能喜欢看

随便看看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