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每当吟诵起这首诗,就会勾起我幼儿时候,跟着爸爸妈妈的带领下首次游览过黄鹤楼,那时只是觉得它高大壮观。这年国庆,我终于有幸再次游览了这座千古名楼,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刚到黄鹤楼脚下,我就被它的雄伟壮观震撼了。黄鹤楼共有五层,层层飞檐,黄金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是一顶巨大的皇冠。楼前的黄鹤铜雕栩栩如生,展翅欲飞,仿佛即将带着人们的梦想冲向云霄。
在导游阿姨的介绍下,我了解到: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通高51.4米,由72根圆柱支撑,60个飞檐翘角如黄鹤展翅。导游阿姨还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楼和阁的区别:楼,它是平地而起的,是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房屋,每一层都是可以住的,就像我们现在的,你住一楼,我住二楼,他住三楼;而阁,它是建在一层台阶之上的。阁的第一层,它是不住人的,空心的,四面还得有窗户、栏杆和回廊。另外,楼在古代一般是用来做军事防御和瞭望的。而阁,一般是用来供佛藏书、歌舞作乐的。重点:楼,谁都可以建设;而阁,只有皇亲贵族才能建。
终于登上了顶楼,极目远眺,武汉三镇的美景尽收眼底。长江大桥像一条巨龙横跨在长江之上,江面上船只穿梭,两岸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好一幅壮丽的画卷!
我想起了李白在这里留下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当年诗人在这里送别友人,一定也是感慨万千吧。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黄鹤楼上,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黄鹤楼,但是它的华丽和历史文化魅力深深地地印在了我心底。
这次再游黄鹤楼,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更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相信,这座古老的建筑会永远屹立在长江之畔,见证这时代的变迁。
周记 www.zhoujiben.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2025127569号-2
小学
中学
周记
如有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对非授权来稿,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