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水果的老人作文
昏黃的路燈下,一輛不舊不新的三輪車,一個六十幾歲的老人,兩鬢早已斑白,過往的歲月在他的額上留下瞭道道印記。每日放晚學,我總會從他身邊經過,他慣常靜靜地坐在三輪車旁的矮凳子上,翻著一本老舊的書,守著一車說不上新鮮的水果。間或有顧客來到車邊挑挑揀揀,他總是沉默居多,末瞭,拿出電子秤,遞水果,收錢。
我總是無所事事,每天背著一個空蕩蕩的書包回傢,一路徜徉,對著路旁的行道樹發呆,將路邊的小石子踢出幾米遠,在路邊靜靜地看著老人:看書、遞水果、收錢……
小升初“搖號”的失敗,給瞭我沉重的一擊。六年的努力付之一炬,也讓我跟我的好朋友們走上瞭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畢業聚會那天,當他們眉飛色舞地描繪著初中學校的輝煌歷史,憧憬著三年後的重點高中,我的心就莫名地生疼: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地段中學,每年少的可憐的重點中學錄取率,該如何安放我的初中三年。我默默地躲在角落,保護著自己可憐的自尊心。因為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整個暑假,當好朋友們忙著四處補習,提前學習初中知識的時候,我把所有的熱情都投入到網絡上:看小說、玩遊戲、逛論壇……似乎在虛擬的世界中才能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失敗者”。夜深人靜,聽著鼠標點擊的聲音,我無目的地瀏覽著網頁,直到雙眼吃痛,才會沉沉睡去。偶爾打開抽屜,看到那一疊厚厚的獎狀,那幾個紅色的“獎勵”似乎變得扭曲,像在嘲諷我的失敗。
這樣的情緒就像一張無邊無際黑色的大網,網住瞭我,讓我失去瞭前進的動力。父母的勸慰,老師的教誨,對我而言似乎起不瞭作用。我很想從泥潭中出來,但總有無數雙手在拉住我,讓我繼續墜落。
那天放晚學,我依舊背著空蕩蕩的書包從老人的水果攤邊經過,站在離他一兩米遠的墻邊看著他:老人低著頭在看那本老舊的書,書角都卷起瞭邊,因為燈光昏暗,他看得很吃力,時不時還推推鼻梁上的老花鏡。好奇心驅使我鼓起勇氣走向瞭他:“爺爺,您在看啥書?”老人對突如其來的發問怔瞭怔,抬起頭來:“哦,是你呀,我認得你!”他將書合攏,封面赫然在目——《史記》。“我看您每天都在看這本書……”我不知道怎麼接話,下意識地冒出這麼一句。“來,孩子,我每天都看你很晚背著書包放學,學習很辛苦吧!”老人跟我的對話似乎沒有交集。“這本書是我初中的班主任送我的,快有五十年瞭。”老人看向書的眼神變得有些迷離,頓瞭頓,“唉,五十年瞭呀,如果那個時候能繼續讀書……”。
老人打開瞭話匣子,絮絮叨叨地向我講述他五十年前的經歷。那時的他是一個聰明勤奮的小夥子,每次考試都能得第一,是老師心目中的優等生。因為生長在偏僻的山村,因為貧窮的傢庭,他讀瞭一年初中就出外為生計而奔波。輟學的那天,班主任紅著眼睛送給他一本《史記》,就是這本卷瞭邊,紙頁都已發黃的書。這五十年間,風裡來,雨裡去,老人騎著三輪車走南闖北,在無數的城市中漂泊過,無論生活多少艱辛,他都珍藏著這本《史記》,老人心中始終有一個讀書夢。
我沒有接話,隻是安安靜靜地聽著老人的故事,心中的那種挫敗感被徹底打敗瞭:搖號失敗算得瞭什麼,它隻不過是人生中的一個小小挫折,就像眼前出現的蜘蛛網,隻要輕輕一擦,它就蕩然無存。
以後的每天,當我背著沉甸甸的書包經過老人的水果攤前,我總會叫一句“爺爺”,然後我們像有默契似的相視一笑。
賣水果的老人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