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四明首鎮”——鄞江作文
這個五一假期,我和父母一起前住瞭鄞江古鎮。
車子駛入鎮頭狹小的街道裡,擁擠的車輛龜步向前,來往的遊人在車間穿梭,鄞江古鎮居然吸引瞭那麼多慕名而來的遊客,我們隻能下車徒步而行。
一直向東走,看到瞭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橋,有黛瓦屋頂的廊橋經歷瞭千年風雨,依舊靜靜地橫跨在河面,古樸典雅中透著歷史的厚重感。橋頭石碑介紹,鄞江廊橋最早建於唐代,後來歷經各朝的修繕和兩岸百姓的精心保護,才有今天的宏偉氣勢。廊橋的梁柱上雕梁畫棟,有古建築的富麗堂皇之美。廊橋上有供奉神像的櫃子,神像色彩鮮艷明麗,眉目慈祥,這都寄托著兩岸百姓對幸福安寧生活的期盼。有些遊客身穿漢服,背靠廊橋,在秀美的山水間留下笑語盈盈的倩影,恍若是煙雨山水中走來的古代女子。我們緩緩地走過瞭廊橋,穿行在古鎮的熱鬧的街市中。
古鎮建築都是白墻青瓦,各傢庭院都裝飾得很現代,既古典又時尚。幽深的巷子兩邊,有許多賣鄞江特產的小販,香噴噴的米糕,清甜的灰汁團,清涼爽口的水蓮凍。遊客們很多是本地人,多半是舉傢外出野餐,還有的是悠閑地漫步賞景。
穿過人來人往的小巷,我們就去遊覽它山堰瞭。它山堰是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著“寧波之源,鄞州之根”的美譽。遠遠看去,它隻是用青石板鋪成的一條堤壩,比兩岸要低,古人筆下”誰把並州快剪刀,平剪波瀾成兩段”的壯觀景象,在今天已經很難想象瞭。在歷史上,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保證瞭下遊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我連忙跑瞭下去,欣喜地跨過一塊塊石板,似乎是踩著古人的腳印,走向歲月的彼岸。細看腳下的石板,有的凹凸不平,坑坑窪窪如同臉上的麻子一般,有的卻被河水沖刷得光滑發亮。如今的它山堰已經沒有水利樞紐工程的作用,反而成為瞭更重要的存在,是寧波的一張名片。走過它山堰,才是真正遊覽瞭鄞江古鎮。
遊覽古鎮,歷史和當下融合在一起,是那樣和諧。勞動人民為瞭創造美好生活所表現出來的智慧,讓人贊嘆不已。
遊“四明首鎮”——鄞江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