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我讀懂瞭她作文
午後,柔和的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我的房間,我手捧一卷書,靜坐在陽光下,手指輕撫過那些已經淡去的墨跡,心中,一朵思念的花兒早已消然綻放。
六年前的一幕浮現在我眼前:門開瞭,教室裡的喧鬧立刻轉為肅靜。我們都靜待語文老師的到來,一雙好奇急切的目光刷刷地望向門外。
一位上瞭年紀的女老師走瞭進來。她身著黑色套裝,鼻梁上架著一副無鏡框的眼鏡,鏡片有鍋底那麼厚。一頭齊耳短發,梳得那麼整齊,紋絲不亂,給人一神硬邦邦,不易親近的感覺。要不是她把語文課本緊緊地、整齊地抱在胸前,我簡直懷疑她是哪個博物館過來的老學究,讓人敬而遠之。她把書本放在講合上,仍舊疊得那麼整齊,隨後,轉身去插U盤,準備放映ppt,望著地的背影,我不由搖搖頭一一她不是我心目中的老師。
一個多月過去,我大致瞭解瞭她的上課習慣和風格特點,她的課既不像英語老師那麼生動有趣,又不像教學老師那麼條理清楚。尤其讓我感到不舒服和不習慣的,就是每天上課前的古詩領讀以及她對我們上課紀律的那十二條嚴格規定。
第一次和她近距離接觸是下半學期,大概是因為期中作文寫得不錯的緣故,她把我叫到瞭辦公室。
“你愛寫作文嗎?”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思索瞭一會才回答:“愛寫。”
她淺淺一笑,遞給我幾張文稿紙:“好,我給你佈置一個題……明天交上。於是,自第二天起,我成為瞭她辦公室的常客,那篇作文寫瞭又退,退瞭又改。就這樣,我是不勝其煩地改,而她則是不厭其煩地退。總算是通過瞭,我長籲一口氣,出瞭辦公室,心頭也略湧起瞭一種不滿:這老師也太刻板瞭,後面幾次,改不改不都一樣嗎?況且這篇作文既非考場作文又非單元作文,何必這麼追求完美呢?想到這兒,我更不理解她瞭。
直到一天,一份突如其來的禮物送到瞭學校,來到瞭我手裡,我拆開一看,是兩本精裝的繪本,包裹上還附有字條,大意是因為我發表瞭某篇作文所以獲得瞭《語文報》社寄來瞭禮物,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充滿瞭我的心,在同學羨慕的眼光中,我閱讀瞭起來,在扉頁上赫然寫著發表作支的題目——怎麼這麼眼熟,哦,我想起來瞭,就是那篇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作文。想到這兒,我的心中立即湧起一股對語文老師的感激。我,似年有點兒理解她瞭。
這次獲獎無疑是成為我最大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對作文產生瞭濃厚的興趣,我的語文成績也穩步上升,那年初夏,我竟奇跡般地在語文作文競賽中奪得瞭全年級第一。此後,信心倍增,而我的語文老師,則早已走進瞭我的心裡,成為瞭我學習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又是一年初夏,我即將離開這熟悉的校園瞭。三張考卷,考散瞭六年的相聚,抱著優異的成績,我一步步向中學的大門邁近。領畢業證書那天,語文老師來找我,她像第一天那樣鄭重其事地送給我一本書,並要我好好保存。回到傢,隨手翻瞭幾頁,滿頁都是密密麻麻卻並不凌禮的筆記,有的是批註,有的是啟迪,有的是寄語一一當中還插有一枚精致的書簽,上面用我所見過的最工整最流暢的字寫道:願你永不言棄,永不驕傲,相信多年後的你一定會成為璀璨文壇的新秀!反面則寫道:也許我並不是你喜歡的老師,我的嚴格要求也許會讓你不喜歡,但我希望你永遠不要放棄對語文的熱愛!
那一刻,我懂瞭,她讓我們朗誦古詩,是讓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並鍛煉記憶力,她的嚴格要求則代表著她對我們寄予的厚望……我真正覺得,我理解她瞭。
輕輕合上書本,沐浴在陽光中,那閃閃的金線不僅溫暖瞭我的房間,也溫暖瞭我的心田。耳畔又回響起瞭老師的寄語,她微笑的面龐再度浮現在我眼前。是的,我終於理解瞭她,至今我仍能從那一頁頁散發著淡淡書香的紙張中,讀出專屬於她的色調,從那一段精練的批註中讀出她的嚴謹。
終於,我讀懂瞭她作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最新作文